[发明专利]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6342.9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55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孙丙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赛印科学仪器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3/10 | 分类号: | C01B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哈达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臭氧 发生 系统 提纯 方法 | ||
1.一种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系统包括冷媒容纳装置(400)、臭氧分离装置(20)、温控监测表、冷媒灌注系统,所述臭氧分离装置(20)包括用于通入臭氧和氧气混合气体的冷凝管(100),包括第一入口(110)和第一出口(120);在所述冷凝管(100)内设置的螺旋管(300),所述螺旋管(300)的外壁与所述冷凝管(100)的内壁具有间隔距离,所述螺旋管(300)包括第二入口(310)和第二出口(320),所述第一入口(110)与所述第二入口(310)连通,所述第二出口(320)通过所述冷凝管(100)的腔体与所述第一出口(120)连通;套设于所述冷凝管(100)的外壁的套管(200),所述套管(200)的内壁与所述冷凝管(100)的外壁间隔设置;所述冷凝管(100)的底部设置有储液槽(130),所述储液槽(130)的直径小于所述冷凝管(100)的直径,臭氧液化后储存于所述储液槽(130);用于加热所述冷凝管(100)的加热单元(330),所述加热单元(330)为加热环,所述加热环设置于所述套管(200)底部,所述加热环与所述套管(200)同轴向设置,所述加热环为片状结构,并沿所述储液槽的轴向向所述冷凝管(100)所在方向延伸;所述冷媒容纳装置(400)设置有液面监测控制装置(410);所述液面监测控制装置(410)包括高液面监测装置(411)和低液面监测装置(412);
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臭氧分离装置(20)浸泡于盛有液氮的所述冷媒容纳装置(400);
通过所述加热单元(330)对所述冷凝管(100)加热,使所述冷凝管(100)升温至氧气沸点与所述臭氧沸点中间的温度;
将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冷凝管(100)进行分离;
通过所述温控监测表设置温度上限值和温度下限值;
当所述高液面监测装置(411)监测到的温度为温度下限值时,发出信号停止所述冷媒灌注系统向所述冷媒容纳装置(400)注入冷媒;
当所述低液面监测装置(412)监测到的温度为温度上限值时,发出信号开启所述冷媒灌注系统,开始向所述冷媒容纳装置(400)注入冷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加热单元(330)对所述冷凝管(100)加热,使所述冷凝管(100)升温至氧气沸点与所述臭氧沸点中间的温度的步骤中,所述氧气沸点与所述臭氧沸点中间的温度范围为-140℃至-1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系统还包括臭氧发生装置(600),在将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冷凝管(100)进行分离的步骤中,所述臭氧发生装置(600)用于产生所述的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冷凝管(100)进行分离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加热单元(330)加热所述冷凝管(100)使所述冷凝管(100)的温度升至臭氧的沸点以上以使臭氧气化向外输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臭氧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通入所述冷凝管(100)进行分离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停止所述加热单元(330)加热,将所述冷凝管(100)的温度重新调回冷媒的温度以安全储存冷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臭氧发生系统提纯臭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套管(200)底部的测温单元(340),所述测温单元(340)用以实时反馈所述冷凝管(100)的温度并通过所述加热单元(330)调节所述冷凝管(100)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赛印科学仪器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保定赛印科学仪器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3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