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离体快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3059.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32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郭琪;王沛雅;杨晖;杨涛;张军;李鑫;郑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0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珍稀 濒危 植物 蒙古 冬青 离体快繁 方法 | ||
1.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离体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蒙古沙冬青外植体的获得:
取消毒的蒙古沙冬青种子,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含2.0mg/L 6-BA的MS培养基中,黑暗培养7-11d后,切取萌发幼苗的两片子叶节作为外植体;
B、丛生芽的诱导培养:将所述步骤A中得到的外植体近轴面朝上,倾斜插入B5培养基中,黑暗培养,然后用辅助光诱导15—20d;所述步骤B中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含1.0 mg/L 6-BA的B5培养基;
C、丛生芽的伸长培养:
从子叶节处诱导出丛生芽后,剔除剩余子叶,转接于B5培养基中,黑暗培养,然后用辅助光下伸长培养20—25 d;所述步骤C中伸长培养基为含1.0 mg/L 6-BA和0.2-0.3mg/LIAA的B5培养基;
D、生根培养:
将所述步骤C中长度为2-3cm的丛生芽单株切下转接到B5培养基中培养7-10d后,转接入B5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中诱导20—30d;所述步骤D中生根培养基为含1.0-2.0mg/LIBA的1/2B5培养基;
E、扩大繁殖:
切割所述步骤D中获得的完整植株的带腋芽的茎段,转入到含1.0mg/L 6-BA和0.2-0.3mg/LIAA的B5培养基,黑暗培养,然后用辅助光下伸长培养20—25d;待植株生长到2-3cm,转接入含1.0-2.0mg/LIBA的1/2 B5培养基中诱导生根30—40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离体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蒙古沙冬青外植体的获得具体步骤为,取萌发的幼苗,上胚轴粗度为3-5mm,保留子叶近胚轴的分生组织部分2-5mm和上胚轴2-4mm,切去了其余部分,然后在两片子叶中间沿胚轴纵向切开,去掉了腋芽,在子叶与胚轴交接处切开2—4个伤口,得到两个子叶节外植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离体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步骤B和步骤C中黑暗培养温度为,白天22-26℃,夜间17-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离体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步骤C、步骤D、步骤E中黑暗培养时间为5-7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离体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和C中辅助光的光周期为14 h/d,光强为1000-1500Lu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离体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丛生芽特征为,芽丛生,芽数清晰,芽平均长0.3-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蒙古沙冬青离体快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丛生芽的特征为:丛生芽的平均长度为2-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未经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30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支架
- 下一篇:供密封支座与密封瓦拼装支撑以测量径向间隙的支撑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