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硬材料合成模具焊接修复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532056.5 | 申请日: | 2017-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0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 发明(设计)人: | 栗元壮;张华;马雪健;张磊;鄂定涛;杨亚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钻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6/04 | 分类号: | B23P6/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 地址: | 47326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材料 合成 模具 焊接 修复 工艺 | ||
1.一种超硬材料合成模具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铰链梁模具内孔弧底进行表面裂纹检测,判断铰链梁模具是否报废;
步骤B:若步骤A检测结果为“是”,则铰链梁模具报废;若检测结果为“否”,则将耳片部位的裂纹用石笔标记;
步骤C:对耳片部位石笔标记的裂纹处进行开坡口处理;对耳片部位石笔标记的裂纹处进行开坡口处理的方法为:开坡口清除裂纹至裂纹消失后再向下多开10~20mm,坡口两侧开至由裂纹导致的疲劳层消除,坡口角度为55°~60°,坡口顶端宽度大于等于80mm;若坡口底端距离耳片外侧或者耳孔内侧的距离大于等于25mm,坡口采用“V”型坡口;若坡口底端距离耳片外侧或者耳孔内侧的距离小于等于25mm时,坡口采用“X”型坡口;若裂纹贯穿耳片,坡口采用“X”型坡口;所述的“X”型坡口的开设方法为:从耳孔内侧向外侧第一次开坡口,开至耳片厚度的1/3~1/2处,然后对第一次所开坡口进行堆焊;第一次所开坡口堆焊完成后从耳孔外侧向内侧第二次开坡口,开至堆焊处,再向内多开15~20mm,清除堆焊时引弧产生的缺陷,然后对第二次所开坡口进行堆焊;
步骤D:将坡口表面的碳层、氧化皮打磨干净;
步骤E:利用加热炉窑将铰链梁模具进行焊接前预热;
步骤F:手工焊接坡口;
步骤G:对焊接后的铰链梁模具进行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硬材料合成模具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判断铰链梁模具是否报废的方法为:采用DPT-5着色渗透探伤剂对铰链梁模具内孔弧底进行表面裂纹检测,若弧底有1处裂纹且裂纹长度小于等于50mm则判断结果为“否”;弧底有2处裂纹且裂纹长度均小于等于30mm则判断结果为“否”;弧底有3处裂纹,且裂纹长度均小于等于20mm则判断结果为“否”;其他情况判断结果为“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硬材料合成模具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对耳片部位石笔标记的裂纹处进行开坡口的工具采用B510-Φ10x355mm型碳棒,B510-Φ10x355mm型碳棒的供电电源采用ZX7-630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硬材料合成模具焊接修复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手工焊接坡口的步骤为:
步骤F1:将焊条放入烘箱烘干3h;
步骤F2:将模具平稳支撑;
步骤F3:采用多层多道焊接方式对坡口进行焊接,焊接电流控制为170~180A;
步骤F4:焊接盖面时采用短弧焊接,焊接盖面的余高为3~5mm;
步骤F5:焊接完成后,焊接人员用氧气、乙炔对焊道进行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钻石有限公司,未经中南钻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0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拼埋弧焊管的装配方法以及双拼管
- 下一篇:一种工装型面缺陷修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