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旋沟预成型方法及管材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1559.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6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斯文尼尔·帕特里克·路易斯·雅克;李良有;赵俊强;陈修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1/04 | 分类号: | B21D41/04;B21D41/02;B21D1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任欢欢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旋沟预 成型 方法 | ||
1.一种管材旋沟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夹模部件夹持预成型管材,采用冲模一将压板推到指定位置,并用冲模二把压板胀紧,采用冲模三在压板内腔挤鼓,形成预成形管材管口外径尺寸,并使得管口内径大于所述预成型管材起始状态的内径;
S2:对冷镦处理后的管口进行缩口处理:用夹模部件夹住预成型管材,压板夹住管口,采用冲模四向夹模部件方向挤压,在所述管口的周向外壁面上形成第一道凹槽,以使第一道凹槽壁厚增加,所述第一道凹槽底部转角的壁厚为预成型管材壁厚的0.75-0.95;
S3:对形成第一道凹槽的管口端面进行扩口处理:采用冲模五抵住管口端部,使管口的第一道凹槽所在的局部位置处向夹模部件方向挤压,以形成第二道凹槽,以使第二道凹槽壁厚增加,所述第二道凹槽底部转角的壁厚为预成型管材壁厚的0.75-0.95;并在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形成过渡区,沿管口径向朝内布置的方向,过渡区域的两槽侧壁朝向内倾斜的方向布置,以形成倒梯形槽口结构,即形成旋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旋沟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凹槽底部转角的壁厚为预成型管材壁厚的0.75-0.9。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旋沟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道凹槽底部转角的壁厚为预成型管材壁厚的0.75-0.9。
4.一种旋沟预成型管材,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的预成型方法制得,旋沟的沟槽底部转角的壁厚为预成型管材壁厚的0.75-0.9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沟预成型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沟的沟槽底部转角的壁厚为预成型管材壁厚的0.75-0.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和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15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声音支付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速支付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