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对称性9-烷氧基菲二聚体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9926.3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奇峰;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41/30 | 分类号: | C07C41/30;C07C4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性 烷氧基菲 二聚体 合成 方法 | ||
一种非对称性9‑烷氧基菲二聚体的合成方法,属于有机合成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研究9‑菲甲醚在多种氧化剂下的自身交叉偶联反应,突破性的提出了一种非对称结构的9‑烷氧基菲二聚体的合成方法。在该方法中,发明人通过采用过硫酸盐作为氧化剂,在特定的酸性条件下,实现了9‑烷氧基菲的1位与9’位的C‑C键直接构筑方法,得到了一系列9,10′‑二烷氧基‑1,9′‑联菲化合物。本发明在技术上提供了一种非对称性9‑烷氧基菲二聚体的合成方法,该类化合物可用于新型手性配体和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9,10′‑二烷氧基‑1,9′‑联菲产品的收率为53%~64%。核磁共振谱图确认产物结构,并确定以上产物纯度>95%。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性9-烷氧基菲二聚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多环芳烃菲具有独特的平面结构、刚性结构以及共轭体系,这些性质使其在发光材料、不对称合成等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文献调研,申请人注意到9-羟基菲及其衍生物的反应位点通常发生在10位位点,这与菲自身的结构特点密切相关。在这种反应性质的决定性作用下,9-羟基菲及其衍生物在合成二聚体的反应中通常在10位发生同偶联反应,得到结构完全对称的9-羟基菲二聚体,如式1所示。
由于9-羟基菲衍生物的活性位点为10位,通过自身对称性偶联之后,在芳香环上进一步衍生化的难度非常大,因而这类化合物除了在不对称合成中有所应用外,难以通过进一步衍生得到更多类型的新材料。
在此背景下,申请人通过研究不同类型氧化剂的氧化剂与9-烷氧基菲的反应,最终发现通过在酸性体系下使用过硫酸盐对烷氧基菲进行氧化偶联,可获得9-烷氧基菲的非对称性偶联产物。该发现在文献和以往专利中都未见报道。这类化合物保留了一个10位活性位点,可通过进一步衍生得到更多类型的联菲酚衍生物,并也可以转化成多并环结构的大共轭体系,用于光电材料的研究,因而具备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对称性9-烷氧基菲二聚体的合成方法,其合成方法如式2所示:
具体步骤为:
(1)在氮气保护下向Schlenk管中加入0.2mmol的9-烷氧基菲,加入适量有机溶剂并搅拌使底物完全溶解。
(2)在0℃加入过硫酸盐(1.0-10.0equiv.),并通过注射的方法加入三氟乙酸,保持氮气气氛。
(3)在搅拌条件下反应1~3h,薄层色谱检测9-烷氧基菲完全消失。
(4)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并加入Na2CO3中和,之后萃取,干燥有机相,通过柱层析分离到纯净的偶联产物。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中9-菲甲醚非对称性二聚体的1H-NMR谱图;
图2:实施例1中9-菲甲醚非对称性二聚体的13C-NMR谱图;
图3:实施例2中9-菲乙醚非对称性二聚体的1H-NMR谱图;
图4:实施例2中9-菲乙醚非对称性二聚体的13C-NMR谱图;
图5:实施例3中9-菲丙醚非对称性二聚体的1H-NMR谱图;
图6:实施例3中9-菲丙醚非对称性二聚体的13C-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例证说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起到说明本发明的作用,而本发明不应当也不会受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9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