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泵涡轮及其制造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529600.0 | 申请日: | 2017-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郭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庭 |
| 主分类号: | F04D29/18 | 分类号: | F04D29/18;B22C9/28;B22C9/02;C22F1/04;C25D3/22;C23C2/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阳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涡轮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泵涡轮及其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涡轮(Turbo),是在汽车或飞机的引擎中的风扇,通过利用废气把燃料蒸汽吹入引擎,以提高引擎的性能。涡轮是一种将流动工质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它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主要部件之一。
涡轮在水泵中也有着广泛的用途,若是在涡轮叶面上开有导流槽将会使得涡轮对水的流通效果更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盾构钢管片及其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泵涡轮及,包括涡轮轴套,所述涡轮轴套外壁上呈环形阵列设有六个涡轮叶,所述涡轮轴套内壁上设有键槽。
优选的,所述涡轮轴套外壁上位于涡轮叶间均设有第一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涡轮叶上均设有第二导流槽。
一种水泵涡轮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所需制作涡轮的图纸进行模具的制作,采用石膏成型模具进行涡轮的铸造,模具内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S2:对涡轮的金属材料进行熔炼,采用铝合金材料来制作涡轮,为后续铸造备料,熔炼温度控制在1500-1800℃之间;
S3:对模具内腔进行清理,避免有杂质出现在模具内腔中,采用风吹的方式进行,将模具中的浮灰和杂质进行清理,对模具加热,将模具温度加热至150℃以上;
S4:进行铸造处理,将S2中熔炼的金属溶液由模具浇筑口加入,进行涡轮的铸造;
S4:将铸造成型的涡轮进行去摸处理,进行去摸后将涡轮进行降温处理,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降温,待温度降低至50℃以下后即可完成降温处理;
S5:对浇筑口的处理,对浇筑口进行切割,对浇筑口进行切除后对浇筑口进行打磨处理;
S6:涡轮轴套内壁上的键槽的加工,采用拉刀拉切的方式进行键槽的加工,键槽内壁的粗糙度不大于1.6,涡轮叶上的第二导流槽与涡轮轴套外壁上的第一导流槽均采用采用浇筑成型的方式进行;
S7:涡轮进行热处理,在热处理设备中对涡轮进行退火处理,提高涡轮的机械性能,涡轮退火处理后保温一段时间以后,采用随炉冷却的方式进行;
S8:对涡轮进行打磨处理,采用砂纸进行抛光打磨处理,抛光处理后的涡轮整体出超度不大于1.6;
S9:在电镀液中对涡轮进行镀锌处理,电镀时间为 20-30分钟,采用热镀锌的方式进行,镀锌时电镀液的温度保持在80-95℃之间;
S10:镀锌处理后的表面碱洗,将涡轮放置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进行清洗,将表面杂质以及油污去除;
S11:对碱洗后的涡轮进行冲洗,将涡轮冲洗后进行烘干处理即可完成涡轮的加工。
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的砂纸目数为800-1000目。
优选的,所述氢氧化钠溶液为氢氧化钠与水按重量组份比为1:15配比而成的混合液。
优选的,所述镀锌液为氧化锌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氧化锌与水按照重量组份比为10:1:100配比而成,且镀锌液的PH值为10-12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涡轮轴套外壁上的第一导流槽与涡轮叶上的第二导流槽可以在涡轮旋转时使得液体流通更加顺畅,同时涡轮经由热处理以及打磨后需要进行镀锌处理,镀锌处理后可以大大提高涡轮的耐腐蚀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涡轮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涡轮轴套、11键槽、12第一导流槽、2涡轮叶、21第二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水泵涡轮,包括涡轮轴套1,所述涡轮轴套1外壁上呈环形阵列设有六个涡轮叶2,所述涡轮轴套1内壁上设有键槽11。
所述涡轮轴套1外壁上位于涡轮叶2间均设有第一导流槽12。
所述涡轮叶2上均设有第二导流槽21。
一种水泵涡轮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所需制作涡轮的图纸进行模具的制作,采用石膏成型模具进行涡轮的铸造,模具内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庭,未经郭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9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