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五种食源性病原菌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技术及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6794.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0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屈彬彬;苏海峰;高亚平;吴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44;C12Q1/14;C12Q1/10;C12Q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五种食源 性病 原菌微流控 芯片 快速 检测 技术 试剂盒 | ||
1.一种五种食源性病原菌微流控芯片快速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扩增反应液、微流控芯片阵列、阴性对照物和阳性对照物,其中所述微流控芯片阵列设有大肠杆菌O157:H7检测芯片、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芯片、沙门氏菌检测芯片、单增李斯特菌检测芯片、副溶血弧菌检测芯片、阳性对照检测芯片、阴性对照检测芯片;所述大肠杆菌O157:H7检测芯片上设有大肠杆菌O157:H7引物组,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芯片上设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组,所述沙门氏菌检测芯片上设有沙门氏菌引物组,所述单增李斯特菌检测芯片上设有单增李斯特菌引物组,所述副溶血弧菌检测芯片上设有副溶血弧菌引物组;所述阳性对照检测芯片和所述阴性对照检测芯片上同时设有大肠杆菌O157:H7引物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组、沙门氏菌引物组、单增李斯特菌引物组、副溶血弧菌引物组;
所述大肠杆菌O157:H7引物组由下列引物成:
正向外引物F3 GCTATACCACGTTACATTTTG
反向外引物B3 ACTACTCAACCTTCCCACCTTC
正向内引物FIP GCTCTTTAAACAGACTGCACATTCGTTGACTAAATCTTATCTGG
反向内引物BIP CTACTACAGCTGAAGCTTTACGCGAAATCCCCTTACAATTTGCC
正向环引物LF AGGTTCCGCTATTCAGCATTAAAT;
所述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组由下列引物成:
正向外引物F3 GTACGGTTACAGATAGCATG
反向外引物B3 GAAAGGCATTACGAGTTCTTGA
正向内引物FIP GTTTCATAACCTTCAGCAAGCTTTCCATACAGTCATTTTCAAGA
反向内引物BIP AAAGTCATTGCAGCTTGCTTACTTCGATCACTGGACGACG
正向环引物LF AACTCATAGTTTACAACA
反向环引物LB GTAAATTTAATGAAAGTGTTCA;
所述单增李斯特菌引物组由下列引物构成:
正向外引物F3 ACGTTTCCCCGGTTACTGT
反向外引物B3 ATTCCTTCTGAACCTTTGG
正向内引物FIP CATAATAATCGGCTTCAATCACGCTCTTTAATCTGGCATT
反向内引物BIP GCCACGTTCGGGCAATTCGTTAAAACTGGATTACCTTGACA
正向环引物LF AGACGGCTCCAACTGATCG
反向环引物LB ATAGCCTTTATTTGGGTT
所述副溶血弧菌引物组由下列引物构成:
正向外引物F3 AGCTAACCCAAAGATGATCC
反向外引物B3 GGTTGTATGAGAACCTAATTG
正向内引物
FIP ATGGACCTAAATGAAACGGAGCTCCTTTAAAAAACGAAGATGGT
反向内引物BIP ACGTCGCACGGCGTTATCCGTTTAAGAACGTAATGTCTG
正向环引物LF ACCAGTAGAAATCAATG
反向环引物LB TTAGATTTTACGAACGAGA;
所述沙门氏菌引物组由下列引物构成:
正向外引物F3 ACGTTTCCCCGGTTACTGT
反向外引物B3 ATTCCTTCTGAACCTTTGG
正向内引物FIP CATAATAATCGGCTTCAATCACGCTCTTTAATCTGGCATT
反向内引物BIP GCCACGTTCGGGCAATTCGTTAAAACTGGATTACCTTGACA
正向环引物LF AGACGGCTCCAACTGATCG
反向环引物LB ATAGCCTTTATTTGGGTT;
所述扩增反应液中包含以下成份:20mM Tris-HCl缓冲液,10mM KCL,10mM(NH4)2SO4,0.8M Betaine,0.001Tween 20、150μM HNB、2-6mM MgSO4、1-1.6mM dNTPs、0.16-0.64U/μL链取代DNA聚合酶、ddH2O。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康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79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