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储存板结化的诱导成核结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6186.8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60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重;李敏章;张扬;姚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54 | 分类号: | C30B29/54;C30B7/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偶氮 丁酸 二甲 储存 板结 诱导 成核 结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储存板结化的诱导成核结晶工艺。本发明工艺采用诱导结晶的方法,搅拌下,通过在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溶液中加入晶种,诱导结晶制备晶核,再通过降温进行第二次结晶,得到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晶体。本发明工艺得到的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晶体形状规则、粒度大且分布均一,颗粒流动性好,能减少晶体颗粒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过滤效率,冷藏储存三个月后未出现板结现象,颗粒流动性保持良好,解决了现有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晶体储存过程存在易板结的问题,便于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晶体的储运和后续使用;同时,本发明工艺过程简单易操作,重现性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结晶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储存板结化的诱导成核结晶工艺。
背景技术
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dimethyl 2,2'-azobis(2-methylpropionate),AIBME)别名V-601,分子式为C10H18N2O4,其化学结构式如式Ι所示,分子量230.3,熔点22~28℃。
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物质不溶于水,溶于甲醇、甲苯等有机溶剂,是油溶性偶氮自由基反应引发剂,具有引发活性适中、聚合反应容易控制等特点,在聚合物多元醇(POP)的生产中广泛用作引发剂。但市售的该化合物产品大部分贮存期短,三个月左右会出现产品板结现象,破坏了产品的自由流动状态,在使用前需要人工或机械的破坏处理,容易出现爆炸等危险,给生产带来不便,是安全使用亟需解决的问题。结晶是从其合成母液中得到其固体形态的关键生产步骤。目前有关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结晶的文献资料极少,在中国专利CN 101481326A和CN 104945275A中提到关于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制备方法的报道,但尚无关于其晶体形状的介绍以及防止板结的方法。
板结是由于结块引起的,结块是固体贮存出现的常见现象,尤其在湿热季节、长期存放、堆包挤压的时候更为明显。目前广为接受的晶体结块机理是晶桥理论:由于晶体自身因素(晶体的性质、化学组成、粒度、粒度分布及晶体的几何形状)和外界因素(湿度、温度、压力和杂质等)的影响,使晶体表面溶解并发生重结晶,从而在晶粒之间的相互接触点上形成晶桥,使晶粒粘接在一起,逐渐形成巨大的团块。防止晶体结块的主要措施有:控制产品粒度分布、改善干燥操作以降低含湿量、造粒以减少颗粒间的接触、降低包装环境湿度、加入少量的防结块添加剂等。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在室温下即融化,因此很难在干燥、造粒等操作上去防止晶体结块,另外该产品为聚合反应引发剂,对纯度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加防结块添加剂也是不允许的。因此,选择通过优化结晶过程工艺控制产品粒度分布,成为减少或防止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晶体结块的重要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止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储存板结化的诱导成核结晶工艺,该工艺制备的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晶体的颗粒度大、流动性好,解决了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晶体在储存过程中存在的易板结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采用诱导结晶的方法,搅拌下,通过在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溶液中加入晶种,诱导结晶制备晶核,再通过降温后进行第二次结晶,得到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晶体。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止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储存板结化的诱导成核结晶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搅拌条件下,在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溶液中加入晶种,混合均匀,用在线浊度仪辅助监控诱导成核过程,搅拌下进行第一次结晶;
(2)第一次结晶结束后,降温,并在降温过程中保持搅拌下进行第二次结晶,经抽滤、洗涤、干燥,得到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晶体,冷藏储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1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