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混凝土超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2734.X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9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韩云山;张晓双;姚蒙;刘韬;程志;董彦莉;王元龙;王万月;刘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胡新瑞 |
地址: | 03005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混凝土 方法 | ||
1.一种检测混凝土超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作检测超灌装置,所述检测超灌装置
包括:伸缩结构(1)、挤压结构(2)、支撑杆件(3);
所述伸缩结构(1)的结构为:包括螺杆(11)、丝杠套(12)、伸缩面板(13)、第一伸缩杆(14)、第二伸缩杆(15)、第三伸缩杆(16)和铰接杆(17),所述螺杆(11)设置在支撑杆件(3)的上端,所述螺杆(11)的下部套装在丝杠套(12)内,通过转动螺杆(11)调节丝杠套(12)上下移动,所述丝杠套(12)的下端设置有伸缩面板(13),多个所述第一伸缩杆(14)上端均铰接在伸缩面板(13)下端面的中部,每个所述第一伸缩杆(14)的下端均对应铰接在第二伸缩杆(15)的上端,所述第二伸缩杆(15)的下端均对应铰接在第三伸缩杆(16)的上端,所述第三伸缩杆(16)的下端均铰接在挤压结构(2)上,且多根所述第二伸缩杆(15)的中部交叉处均铰接在铰接杆(17)上,所述铰接杆(17)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件(3)上,所述伸缩面板(13)和挤压结构(2)之间还竖直设置有推拉杆(18);
所述挤压结构(2)的结构为:包括上工字件(21)、下工字件(22)和圆筒(23),所述圆筒(23)的上下端分别套装有上工字件(21)和下工字件(22),所述上工字件(21)的下板和下工字件(22)的上板均位于圆筒(23)内,且上工字件(21)的下板和下工字件(22)的上板大小与圆筒(23)的内径相匹配,所述圆筒(2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筛孔(24),所述下工字件(22)的上板上竖直设置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的上端与第三伸缩杆(16)的下端铰接在一起,所述推拉杆(18)的下端固定设置在上工字件(21)的上板上;
按下述步骤进行实施:
第一步:根据工程需要,在灌浆前事先确定检测超灌装置需要安装的高度,并根据所确定的测量高度组装检测超灌装置;
第二步:通过伸缩结构(1)控制挤压结构(2)中的上工字件(21)下板和下工字件(22)上板展开,预留出流态混凝土与泥浆能进入固定体积的圆筒(23)的距离;
第三步:将阳极电阻抗检测探头(4)和阴极电阻抗检测探头(5)分别安装在支撑杆件(3)下端面上,并将检测超灌装置下放到指定高度;
第四步:进行混凝土灌浆,待流态混凝土到达阳极电阻抗检测探头(4)和阴极电阻抗检测探头(5)的高度时,地上电阻抗检测仪会显示提前标定的数据,此时暂停进行灌浆;
第五步:通过伸缩结构(1)控制挤压结构(2)中的上工字件(21)下板和下工字件(22)上板压缩,直到泥浆与水泥砂浆通过圆筒(23)的筛孔(24)排出,并记录丝杠套(12)的位移;
第六步:测量结束后,对记录的丝杠套(12)位移进行分析,确定其固体碎石体积率从而得到流态混凝土在圆筒(23)的高度,并与电阻抗检测结果互相验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7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降雨环境下边坡滑移倾覆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建设用筛沙专用铲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