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NG船透气桅顶部冰区防寒用蒸汽加热管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2357.X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5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黎翔;陆伟;季腾;崔貌;陆荷娟;叶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5/12 | 分类号: | B63B25/12;B63J2/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ng 透气 桅顶 部冰区 防寒 蒸汽 加热 管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NG船透气桅顶部冰区防寒用蒸汽加热管路,包括通过BHT管夹固定在透气桅的桅杆外壁上的预绝缘管、从船舶日用蒸汽管路中引出的蒸汽加热总管、固定在透气帽内部的漏斗装置底部的落水管、穿过落水管后集成在预绝缘管内的凝水管,所述蒸汽加热总管包裹于预绝缘管内且其顶端延伸出两根加热支管;加热支管沿透气帽的内壁敷设至透气帽顶部的透气格栅,并从透气格栅延伸敷设至漏斗装置的内壁上。本发明在不改变透气桅原有结构的基础上,通过采用蒸汽加热的冰区防寒方案,能够防止透气桅顶部透气帽结冰,从而使透气桅满足冰区防寒的要求,保证LNG船舶的安全性,能彻底解决冰区防寒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NG运输船冰区防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NG船透气桅顶部冰区防寒用蒸汽加热管路。
背景技术
在LNG运输船的设计建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在LNG运输船上安装专门为液货舱及液货舱绝缘层服务的透气装置(下文简称“透气桅”)。透气桅主要用于排放从液货舱安全阀或绝缘层安全阀排出的天然气或氮气,对于安装有双燃料发电机的LNG船,发电机中的危险气体也通过透气桅排放。
鉴于透气桅顶部结构的特殊性,对于有冰区航行要求的LNG船,透气桅顶部需要采取专门的冰区防寒措施,防止透气桅顶部透气帽结冰而导致透气不畅通,影响LNG船的安全性。
目前透气桅顶部冰区防寒的主流做法是:在透气桅顶部安装加热电缆。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缺陷,因为在应急情况下,透气桅顶部会有来自LNG液货舱的超低温气体,根据GTT公司的设计计算,该低温气体的温度最低可达-155℃左右;而目前的加热电缆所能承受的外界最低温度只有-60℃左右。因而,采用加热电缆的方法具有很大的风险,不能彻底的解决透气桅顶部冰区防寒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出一种LNG船透气桅顶部冰区防寒用蒸汽加热管路,解决了电加热的防寒方式效果较差、透气桅顶部的透气帽内依然会出现结冰现象的问题,以及加热电缆可能因低温脆化而导致漏电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NG船透气桅顶部冰区防寒用蒸汽加热管路,包括通过BHT管夹固定在透气桅的桅杆外壁上的预绝缘管(蒸汽加热总管和凝水管集成在同一根预绝缘管内)、从船舶日用蒸汽管路中引出的蒸汽加热总管、固定在透气帽内部的漏斗装置底部的落水管、穿过落水管后集成在预绝缘管内的凝水管,所述蒸汽加热总管包裹于预绝缘管内且其顶端延伸出两根加热支管;透气桅上端的两个透气帽的底部边沿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根加热支管分别穿过两个透气帽的第一通孔,并沿其各自透气帽的内壁敷设至透气帽顶部的透气格栅,并从透气格栅延伸敷设至漏斗装置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预绝缘管包括HDPE套管、分别贯穿HDPE套管的蒸汽加热总管和凝水管、分别固定在蒸汽加热总管两端的法兰,所述蒸汽加热总管设置在两个凝水管之间,蒸汽加热总管与凝水管之间、凝水管与HDPE套管的管壁之间均填充有热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HDPE套管包括柱形管段和固定在柱形管段两端的锥形热缩套管,柱形管段和锥形热缩套管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以使凝水管穿过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热绝缘材料采用PUR泡沫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格栅上的加热支管呈螺旋状敷设4至6圈,所述漏斗装置的内壁上设置有多组用以固定加热支管的眼板,漏斗装置内的加热支管呈倒锥体状敷设3至4圈。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格栅和漏斗装置内的相邻两层加热支管之间的距离均为80mm-100mm。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加热总管和加热支管采用奥氏体不锈钢316L。
进一步地,所述凝水管的管径与加热支管的管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加热支管通过三通接头与蒸汽加热总管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3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