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2202.6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7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管勇佳;杨磊磊;杜现祥;姜自强;安玉辉;张玉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3K13/00 | 分类号: | C13K13/00;C13B35/08;A23L33/125;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大豆 糖蜜 提取 聚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方法,属于大豆产品生产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的大豆低聚糖还原糖含量高的问题,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糖蜜稀释加热煮沸后加入生石灰,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调节溶液pH至中性,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冷却至室温,利用大孔吸附脱色树脂对有色物质进行脱色,得到微黄或无色的大豆低聚糖水溶液;利用酸性阳离子树脂和碱性阴离子树脂进行吸附脱盐处理,得到无色透明大豆低聚糖水溶液;在真空度为0.08‑0.1MPa,温度为50‑70℃条件下,利用旋转蒸发器或者薄膜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至产品挂壁状态,得到成品大豆低聚糖。本发明方法适用于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方法,属于大豆产品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中所含有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成分有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它们在大豆低聚糖中的干重含量分别为24%、8%、39%。其中主要功能成份棉子糖、水苏糖具有通便洁肠、促进肠内双歧杆菌繁殖、降低血清胆固醇等功能作用。现有的大豆低聚糖成品还原糖含量一般在10%以上,不适合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以及肥胖人士食用。
现有的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工艺产率低,成本高,工艺繁琐,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的关键技术未能得到解决,实现工业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大豆低聚糖分离纯化过程中,蛋白质的分离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其分离效果直接影响到后序工艺、最终产品的得率及质量。脱色、脱盐也是大豆低聚糖分离纯化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成本。目前市面上大豆低聚糖产品的生产工艺多以膜分离技术为主,膜分离技术是近年兴起的新兴技术,其分离提纯得到的大豆低聚糖品质好、得率高,但是生产成本较高,设备昂贵,同时容易造成膜污染,不利于长期优质的产品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且大豆低聚糖产率高的特点。
所述的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大豆糖蜜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25%,搅拌均匀;
(2)去蛋白及还原糖处理:将稀释后的大豆糖蜜加热煮沸5-10min后,加入生石灰搅拌均匀,在60-80℃条件下静置20-30min后边搅拌边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调节溶液pH至中性,并在离心机转速为6000-10000r/min条件下离心15-20min,取上清液;
(3)脱色:将上清液冷却至室温,利用大孔吸附脱色树脂对有色物质进行脱色,得到微黄或无色的大豆低聚糖水溶液;
(4)脱盐:将微黄或无色的大豆低聚糖水溶液利用酸性阳离子树脂和碱性阴离子树脂进行吸附脱盐处理,得到无色透明大豆低聚糖水溶液;
(5)浓缩:将无色透明大豆低聚糖水溶液在真空度为0.08-0.1MPa,温度为50-70℃条件下,利用旋转蒸发器或者薄膜蒸发器进行真空浓缩,至产品挂壁状态,得到成品大豆低聚糖。
步骤(2)所述的去蛋白及还原糖处理过程中,生石灰的加入量是大豆糖蜜稀释液质量的15-25‰。
步骤(2)所述的去蛋白及还原糖处理过程中,蛋白质去除率在99.3%以上,还原糖去除率在99.8%以上。
步骤(2)所述的去蛋白及还原糖处理过程中,大豆低聚糖损失率小于2.5%。
步骤(2)所述的去蛋白及还原糖处理过程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调节溶液pH至7-7.5。
步骤(3)所述有色物质为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大孔吸附脱色树脂对有色物质的吸附率大于99.8%。
步骤(3)所述的脱色过程中,进行脱色后的大孔吸附脱色树脂洗脱后的有色物质可以用于提纯大豆皂甙与大豆异黄酮,洗脱后的大孔吸附脱色树脂可重复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2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