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软质聚氯乙烯热熔压敏胶胶带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7077.X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4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舒华国;程世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事达胶带(湖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02 | 分类号: | C09J7/02;C09J153/02;C09J157/02;C09J123/22;C09J191/00;C09J11/08;C08K5/12;C08K3/26;C08L27/0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潘杰,冯超 |
地址: | 4321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型软质 聚氯乙烯 热熔压敏胶 胶带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环保型软质聚氯乙烯热熔压敏胶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敏胶胶带由内层的聚氯乙烯压延薄膜和涂布于聚氯乙烯压延薄膜表面的外层热熔压敏胶组成;其中,
所述聚氯乙烯压延薄膜的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由50~150份的乙烯法聚氯乙烯树脂粉、30~70份的偏苯三酸三辛酯、1~5份的粉体钡锌热稳定剂、1~10份的高温级色饼和0~40份的纳米级碳酸钙组成;
所述热熔压敏胶的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由10~50份的丁基橡胶、5~30份的低分子量聚异丁烯、0~50份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5~50份的氢化石油树脂、0~50份的环烷油、0~30份的聚乙烯蜡、0.5~5份的抗氧剂、0.5~5份的防老剂和0~5份的色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环保型软质聚氯乙烯热熔压敏胶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压延薄膜的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由70~120份的乙烯法聚氯乙烯树脂粉、40~60份的偏苯三酸三辛酯、2~4份的粉体钡锌热稳定剂、3~7份的高温级色饼和10~30份的纳米级碳酸钙组成;
所述热熔压敏胶的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由20~40份的丁基橡胶、10~25份的低分子量聚异丁烯、15~40份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20~40份的氢化石油树脂、10~350份的环烷油、5~20份的聚乙烯蜡、1~4份的抗氧剂、1~4份的防老剂和2~4份的色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环保型软质聚氯乙烯热熔压敏胶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压延薄膜的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由100份的乙烯法聚氯乙烯树脂粉、50份的偏苯三酸三辛酯、3份的粉体钡锌热稳定剂、5份的高温级色饼和15份的纳米级碳酸钙组成;
所述热熔压敏胶的原料按重量份数比计由30份的丁基橡胶、20份的低分子量聚异丁烯、35份的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35份的氢化石油树脂、20份的环烷油、10份的聚乙烯蜡、2份的抗氧剂、2份的防老剂和3份的色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环保型软质聚氯乙烯热熔压敏胶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分子量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200~10000。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环保型软质聚氯乙烯热熔压敏胶胶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乙烯法聚氯乙烯树脂粉、偏苯三酸三辛酯、粉体钡锌热稳定剂、高温级色饼和纳米级碳酸钙,备用;
2)将乙烯法聚氯乙烯树脂粉、偏苯三酸三辛酯、粉体钡锌热稳定剂、高温级色饼和纳米级碳酸钙经过混合机混合、捏炼机捏合、开炼机一段炼胶、过滤挤出、开炼机一段炼胶、压延机压延形成聚氯乙烯薄膜;
3)按上述重量份数称取丁基橡胶、低分子量聚异丁烯、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氢化石油树脂、环烷油、聚乙烯蜡、抗氧剂、防老剂和色料,同时,将丁基橡胶薄通,切片,得到丁基橡胶切片,备用;
4)将丁基橡胶切片、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环烷油、抗氧剂和防老剂投入到反应釜中,升温至180℃后,待上述材料开始熔融状后,开动搅拌,待上述材料全部融化后,再投入低分子量聚异丁烯、氢化石油树脂,待上述两种材料完全熔融后,最后加入聚乙烯蜡和色料;完全熔融即得到热熔压敏胶;
5)在温度为120~150℃条件下,将制备得到热熔压敏胶通过涂布机涂布在聚氯乙烯薄膜的表面,急速冷却至15℃以下,即得到环保型软质聚氯乙烯热熔压敏胶胶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环保型软质聚氯乙烯热熔压敏胶胶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反应釜的升温速率为3~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环保型软质聚氯乙烯热熔压敏胶胶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涂布机的速率为40~6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事达胶带(湖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事达胶带(湖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707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陶瓷隔热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紫外光双固化导电胶黏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