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纵梁的成形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5377.4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4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5/00 | 分类号: | B21D35/00;B21D53/88;B21D47/01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成形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纵梁的成形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金属结构件在车身冲压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虽然没有覆盖件形体复杂,成型难度大,但车身结构件模具数量比较庞大,新车型开发过程中仍然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及财力。目前承载式汽车前纵梁本体结构件采取的冲压工艺为板料拉延、修边冲孔及整形完成;板料拉延工艺中存在制件侧壁面反弹(凸出)或反弧(内凹)的不良情况,使前纵梁型面平度精度不良,车身匹配精度不足;拉延工艺采用的补充余料法兰边易出现起皱、波浪缺陷,这些区域在匹配面影响焊接强度;并且采用拉延模具结构工艺余料较多,材料利用率一般。
现有技术中,汽车纵梁分为左、右梁且结构不同,采取拉延工艺的模具结构,还需采用压边圈,成形力及气垫压力要求较高,一般采取一模单件结构,后面还包括后序修边、冲孔整形等工序,模具套数多,一组模具为5~6套,完成左、右梁的冲压需要两组模具,则完成一套汽车纵梁的冲压最少需要10组模具,模具数量较多且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纵梁的成形工艺方法,对板料事先加工切除余料避免采用拉延工艺,直接合模成形板料,并且左、右梁的板料为同步加工,采用双槽模同步成形,减少模具使用量,简化操作步骤,增加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纵梁的成形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落料模对板料进行初步加工;B、对板料的型面进行初次成形;C、对板料进行整形翻边;D、对板料进行冲孔、修边完成冲压;所述的步骤A中落料模按照左、右梁的平面轮廓板型加工板料,事先切除余料得到间隔排列的左、右板料,步骤B中采用左、右梁一体式的成形双槽模,左、右板料分别嵌入成形双槽模的左右槽中,成形双槽模合模对左、右板料的型面初次成形得到左、右成形板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事先按照左、右梁的平面轮廓板型加工板料,切除余料通过落料模得出间隔排列的左、右板料,随后成形双槽模仅由上、下模构成进行初步成形板料,不采用压边圈进行压料,在成形工艺中避免采用拉延工艺压制法兰边,避免出现制件侧壁面反弹(凸出)或反弧(内凹)的不良情况,从而对型面初次成形,得出的制件前纵梁型面平度精度与车身匹配精度较高,并且左、右板料共模减少了模具使用量,简化操作步骤,增加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落料模成形左、右板料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成形双槽模成形左、右成形板料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预整形双槽模成形左、右预整形板料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精整形双槽模成形左、右精整形板料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修边冲孔双槽模成形左、右成形梁示意图;
图6为左、右板料示意图;
图7为左、右成形板料示意图;
图8为左、右预整形板料示意图;
图9为左、右精整形板料示意图;
图10为左、右成形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汽车纵梁的成形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采用落料模对板料进行初步加工;B、对板料的型面进行初次成形;C、对板料进行整形翻边;D、对板料进行冲孔、修边完成冲压;所述的步骤A中落料模1按照左、右梁的平面轮廓板型加工板料,事先切除余料得到间隔排列的左、右板料10、20,步骤B中采用左、右梁一体式的成形双槽模2,左、右板料10、20分别嵌入成形双槽模2的左右槽中,成形双槽模2合模对左、右板料10、20的型面进行初次成形得到左、右成形板料30、40。事先按照左、右梁的平面轮廓板型加工板料,切除余料通过落料模1得出间隔排列的左、右板料10、20,随后成形双槽模2仅由上、下模构成进行初步成形板料,不采用压边圈进行压料,在成形工艺中避免采用拉延工艺压制法兰边,避免出现制件侧壁面反弹(凸出)或反弧(内凹)的不良情况,从而对型面初次成形,得出的制件前纵梁型面平度精度与车身匹配精度较高,并且左、右板料10、20共模减少了模具使用量,简化操作步骤,增加工作效率。
所述的步骤C中采用左、右梁一体式的预整形双槽模3对左、右成形板料30、40进行预整形,防止板料一次整形翻边、法兰边结构反弹,得出左、右预整形板料50、60。预整形双槽模3的左、右模分别与左、右梁的翻边、法兰边对应设计,进行预翻边,即未完全一次将翻边、法兰边整形到位,预防一次整形完毕的型面反弹,从而导致结构精度不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53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制零件冲深孔专用五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纵横冲压成型的五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