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器人舵机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13150.6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0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雨璁;冷晓琨;常琳;朱政;白学林;何治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7/02 | 分类号: | B25J1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董世博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舵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机器人舵机组件。
背景技术
舵机最早出现于航模运动中,它是遥控模型用于控制动作的动力源。为了适用于各种模型,舵机发展出各种类型和大小的型号。舵机可以看成是一个封装了电机、控制及反馈系统的动力机械组。它使用简单、动力强劲、能按照信号的要求精确地控制电机轴的位移角度,通常也被人们用于制作小型机器人、玩具并用于设备动作的动力源等。现有技术的舵机的电线出现位置不佳,使得在舵机结构转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绞线甚至被拉断的风险,进而导致整个机构容易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器人舵机组件,该舵机组件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绞线或者电线被拉断的情况,从而使得整个机构能够正常顺利地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机器人舵机组件,包括壳体、端盖、输出轴及定位件,所述的端盖设于所述的壳体的一端上;所述的端盖上设有输出轴安装孔;所述的输出轴沿其轴向设有走线孔;所述的定位件上设有轴孔,所述的轴孔的内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径向设置的卡扣,所述的输出轴的外壁上设有径向凹槽;所述的定位件固定在所述的输出轴安装孔内,所述的输出轴安装在所述的定位件的轴孔内且卡扣卡在所述的径向凹槽内,所述的输出轴轴向定位且可周向旋转。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的输出轴沿其轴向设有走线孔,舵机组件内的控制及反馈系统的电线可以通过走线孔穿出与外部电路去连接,通过此种方式走线,舵机组件在转动的过程中不容易发生绞线或者电线被拉断的情况,从而使得整个机构能够正常顺利地工作。所述的定位件固定在所述的输出轴安装孔内,所述的输出轴安装在所述的定位件的轴孔内且卡扣卡在所述的径向凹槽内,所述的输出轴轴向定位且可周向旋转,通过此种结构,输出轴安装结构简单且能顺畅转动。
作为改进,所述的定位件的轴孔的孔壁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每个通孔内均设有所述的卡扣,所述的卡扣的一端连接在对应的通孔一端的孔壁上,所述的卡扣的另一端露置在所述的通孔外且伸入在所述的定位件的轴孔内。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卡扣靠近所述的输出轴的外端的一端连接在对应的通孔的孔壁上,所述的卡扣靠近所述的输出轴的内端的一端露置在所述的通孔外且伸入在所述的定位件的轴孔内。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输出轴的外端设有齿轮,所述的定位件靠近所述的齿轮的一端抵在所述的齿轮的外表面上。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
作为改进,所述的定位件远离输出轴外端的一端的外壁径向凸伸形成限位凸缘;所述的限位凸缘固定在所述的端盖与壳体的一端之间。采用此种结构后,结构简单,定位件固定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端盖的内壁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的限位凸缘的外壁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凸耳,所述的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的定位凸耳相对应的定位槽;所述的限位凸缘安装在所述的安装槽内,所述的定位凸耳安装在所述的定位槽内。采用此种结构结构后,定位凸耳可避免定位件转动,定位效果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定位凸耳靠近所述的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凸起;所述的定位凸耳夹在所述的端盖边沿和壳体边沿之间,所述的凸起抵在所述的壳体边沿上。采用此种结构后,在所述的凸起的作用下,使得定位件更加稳定牢固地固定在壳体与端盖之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的端盖、输出轴和定位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的输出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的定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的定位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机器人舵机组件的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31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的胯部关节及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管线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