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叔丁基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二氮杂卓5(6H)羧酸酯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2807.7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59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芹;周强;安自强;刘月领;何燕平;焦家盛;王瑞琪;吴艳;徐富军;于凌波;马汝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张劲风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基 羟基 吡唑 二氮杂卓 羧酸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叔丁基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1,5‑a][1,4]二氮杂卓‑5(6H)‑羧酸酯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的合成工艺中产路线不完善率低,反应不易于控制,实验操作不便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以1,1‑二甲氧基丙烷‑2‑酮为起始原料,经过六步反应制备叔丁基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1,5‑a][1,4]二氮杂卓‑5(6H)‑羧酸酯。反应式如下:,本发明获得产物二氮杂卓为许多药物合成的有用中间体或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叔丁基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二氮杂卓5(6H)羧酸酯的合成方法,即叔丁基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1,5-a] [ 1,4 ] 二氮杂卓-5(6H)-羧酸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叔丁基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1,5-a] [ 1,4 ] 二氮杂卓-5(6H)-羧酸酯(MDL: MFCD28119049)及相关的衍生物在药物化学及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应用,有极好前景。但目前暂无完整的合成路线报道。因此,开发一个便宜原料易得,操作方便,反应易于批量生产控制,总体收率适合的合成方法极具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具有原料便宜,操作方便,可以放大,六步较高收率叔丁基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1,5-a] [ 1,4 ] 二氮杂卓-5(6H)-羧酸酯的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目前该化合物没有适于工业化制备方法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叔丁基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1,5-a] [ 1,4 ]二氮杂卓-5(6H)-羧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6步法合成,第一步,以1,1-二甲氧基丙烷-2-酮为起始原料通过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得到(E)-4-(二甲氨基)-1,1-二甲氧基丁-3-烯-2-酮;第二步,(E)-4-(二甲氨基)-1,1-二甲氧基丁-3-烯-2-酮在水合肼条件下关环得到3-(二甲氧基甲基)-1H-吡唑;第三步,3-(二甲氧基甲基)-1H-吡唑通过甲酸可得到1H-吡唑-3-甲醛;第四步,1H-吡唑-3-甲醛与3-氨基丙烯还原胺化得到N-((1H-吡唑-5-基)甲基)丙-2-烯-1-胺;第五步,N-((1H-吡唑-5-基)甲基)丙-2-烯-1-胺通过Boc酸酐可得到叔丁基 ((1H-吡唑-5-基)甲基)(烯丙基)氨基甲酯;第六步,叔丁基 ((1H-吡唑-5-基)甲基)(烯丙基)氨基甲酯通过间氯过氧苯甲酸氧化关环可得到叔丁基 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1,5-a][1,4]二氮杂卓-5(6H)-羧酸酯;
反应式如下:
上述工艺中,第一步: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反应温度为100℃;第二步,溶剂为水合肼,反应温度为0-25℃,反应时间为16小时;第三步,溶剂为甲酸,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12小时;第四步:溶剂为甲醇;第五步,溶剂为甲醇;第六步,溶剂为二氯甲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反应工艺设计合理,其采用了廉价易得、能规模化生产的原料1,1-二甲氧基丙烷-2-酮,通过六步合成了叔丁基 7-羟基-7,8-二氢-4H-吡唑并[1,5-a][1,4]二氮杂卓-5(6H)-羧酸酯,节约了合成成本,并可大规模进行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E)-4-(二甲氨基)-1,1-二甲氧基丁-3-烯-2-酮的合成
将14.8 Kg化合物 1 溶于14.9 Kg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中。混合物100摄氏度磁力搅拌2小时。反应结束后真空浓缩得到20.4 Kg粗品化合物2 直接用于下一步。
3-(二甲氧基甲基)-1H-吡唑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2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