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8843.6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9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杜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张锦波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含量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的铜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基于分子探针,该分子探针与铜离子相互作用后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强,利用荧光发射强度与铜离子浓度之间的良好线性关系来检测环境和人体中的痕量铜离子,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此外,钙离子,钴离子,镁离子,镍离子,汞离子等离子对铜离子的检测均无干扰,体现了本发明的分子探针对铜离子具有较好的识别性,选择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属于分析化学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日益发展,大量重金属和过渡金属被排放到自然界中,由此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对重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的识别和检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
铜离子在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作为很多酶的催化辅因子,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酪氨酸酶等等,但是过量的铜离子能产生毒害作用,甚至引发神经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等等。因此,对铜离子识别和检测在生命科学、食品科学、环境科学等科学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基于分子识别的荧光分子探针作为一种全新的金属离子识别手段引起了科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已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重点,得到了迅猛发展。荧光分子探针一般是由荧光基团,连接基团和识别基团三个重要部分组成,荧光基团是荧光信号的生成单元,连接基团是将荧光基团和识别基团两者结合起来,当外来客体物质与结合体作用时,连接基团还能引起荧光基团的发光特征产生变化,起到一个枢纽作用;识别基团用来接纳和识别外来客体物质。荧光分子通过受体与识别分子结合读取信息,然后依靠连接基团将识别的信息传送给荧光基团,进而转换成光学信号。在荧光分子探针的这些组分中,荧光基团和识别基团的作用尤为重要,荧光基团决定了荧光分子探针的灵敏度,识别基团则决定了荧光分子探针的选择性和专一性,而第三部分连接基团的作用则是对荧光分子探针的识别起着连接和枢纽作用。
荧光分子探针具有以下优点:1、快捷方便、灵敏度高;2、能够与光纤技术相结合实现远程检测;3技术上裸眼测试是可用的。但是,目前报道的基于分子探针的铜离子荧光分析方法不能兼具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导致测定结果的准确定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弊端,提供一种兼具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铜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基于分子探针,采用荧光分析法定量测定铜离子含量,所述分子探针的化学结构式为
优选地,本发明的铜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标准校准曲线法,步骤如下:
1)将一定量的分子探针溶解到乙腈中,得到分子探针储备溶液,调节分子探针储备溶液的pH为3-11;
2)将M份V1体积的步骤1)得到的分子探针储备溶液分别与M-1份V2体积系列浓度的铜离子标准溶液和1份V2体积的铜离子样品溶液混合,再通过乙腈定容,得M组混合溶液;
3)将步骤2)得到的M组混合溶液室温静置30-60分钟,然后进行荧光分析,测得M组荧光强度;
4)分析步骤3)测得的含铜离子标准溶液的9组混合溶液的荧光强度与相应的铜离子浓度间的对应关系,绘出校准曲线,根据铜离子样品溶液的荧光强度,利用校准曲线求得样品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
优选地,所述铜离子含量的分析步骤具体如下:
1)称取一定量的分子探针和乙腈,然后将分子探针溶解到乙腈中,用缓冲液进行调节,得到分子探针的浓度为0.1-1mM,pH为3-11的分子探针储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8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馏罐出炉保护装置
- 下一篇:废铝熔炼清渣剂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