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椒炭疽病室内抗性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6212.0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2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卓;刘勇;张德咏;谭新球;罗路云;满益龙;韩永琴;张诚嘉;彭静;苏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C12Q1/0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辣椒 炭疽病 室内 抗性 鉴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辣椒炭疽病室内抗性鉴定方法,属于辣椒炭疽病室内抗性鉴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辣椒炭疽病一般由5种病原菌引起,即红色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Gloeosporium piperatum),黑色炭疽病菌 (C.coccodes=C.nigrum)、黑点炭疽病菌(C.capsici)、尖孢炭疽菌(C.acutatu)和黑线炭疽菌(C.dematium),在湖南省以红色炭疽菌危害为主。辣椒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初侵染时呈水浸状黄褐色圆斑,进而发展为中央灰褐色,有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的圆型或不规则型病斑,干燥时呈现膜状且易破裂。病菌侵染叶片时,初期病斑呈褪绿呈水渍状,慢慢扩大,病斑中间灰白色,周围褐色。在果实上,病斑表面初生为水渍状,逐渐扩展为褐色凹陷,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病斑上生有黑点,为病原菌分生孢子,受害的辣椒茎病部呈不规则或梭形病斑,纵裂凹陷。在我国辣椒种植区,辣椒炭疽病是一种常发真菌性病害,辣椒染病后可引起(30-85)%产量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辣椒炭疽病室内抗性鉴定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使用方便,便于操作,设计巧妙,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辣椒炭疽病室内抗性鉴定方法,包括:
培养基制备;
接种体分离;
接种体鉴定;
接种体保存;
接种体复壮;
接种孢子制备;
鉴定设计;
鉴定材料准备;
对照品种选择;
接种以及接种后管理;
病情调查;
抗病性评价。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基制备包括制备水琼脂培养基以及制备马铃薯培养基:在制备水琼脂培养基中,以1L培养基为列:用5个250ml三角瓶每个装入200ml纯净水和4g琼脂粉然后加热至121℃,灭菌30min后取出,冷却后贮存备用,在制备马铃薯培养基中,以1L为列:称取马铃薯200g,切成细条或片状,放入锅中蒸煮当马铃薯煮至熟而不烂时,在1L量筒上用纱布过滤马铃薯残渣,定容至1L,用5个250ml三角瓶每个分别加入200ml滤液、4g葡萄糖、和4g琼脂粉然后121℃,灭菌30min后取出,冷却后贮存备用。
进一步地,接种体分离的具体步骤为:从田间采集刚开始发病的辣椒炭疽病病果,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手术刀取0.5cm×0.5cm的病健部,先用75%酒精的消毒30s,再放入0.1%的次氯酸钠中浸泡2min,用灭菌水清洗3次后,用灭菌滤纸吸干病健块的水分,插入倒的水琼脂平板上,放置28℃人工气候箱中黑暗培养2d,待长出菌丝后再转接在PDA平板上,获得分离物。
进一步地,接种体鉴定的具体步骤为:将培养7d后的分离物在显微镜下进行菌丝、孢子形态观察,如符合辣椒炭疽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用CTAB法提取分离物菌丝DNA,经过对获得的DNA进行电泳分析,分离物的DNA提取成功将分离物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1%琼脂凝胶电泳检测,将得到的rDNA ITS序列提交至GenBank,BLAST进行对比,如与辣椒炭疽病病原物的 ITS序列具有99%的相似,即可确定是辣椒炭疽病病原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62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