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地移船下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1841.4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7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锋;谭继良;孙振财;郭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3/08 | 分类号: | B63C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地 下水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船舶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平地移船下水方法,在地面和半潜驳上沿船舶长度方向设置一小车轨道,并在小车轨道上设置若干至少位于船舶艏部和艉部下方且无行走动力的液压小车;在船舶中部下方设置若干位于小车轨道两侧的动力模块车;通过液压小车和动力模块车同时顶起船舶,由动力模块车作为移船行走驱动,液压小车沿小车轨道从动行走,将船舶移动至半潜驳上。本发明通过液压小车作为顶升设备,来适应船舶艏部和艉部承载面积小、结构强的特点,避免了大量的工装;同时通过动力模块车作为顶升设备,来适应船舶中部结构弱、承载面积大的特点,安全、方便、灵活、成本低。液压小车无行走驱动,其结构更简单、性能更可靠、维护更轻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地移船下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平地移船下水方式大多采用带行走驱动的液压小车,部分小型船采用动力模块车下水方式。
其中采用带行走驱动的液压小车移船下水的方式对液压小车性能要求较高,需要的小车数量较多,而且制造成本高、故障率高。另外,液压小车需要在地面上及驳船上设置配套的小车轨道以供滑行,通常需要在地面及驳船上铺设两条小车轨道,在每条轨道上放置多个小车,以支撑并带动船舶移动,其基建投入过大。
采用动力模块车下水的方式需制作大量下水工装,尤其是船舶艏艉部重量集中、线型大、平底面积小,需要通过工装增加动力模块车的顶升点,以达到支撑船舶艏艉部的目的,这就增加了船舶建造成本,而且工装重复利用率低,容易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地移船下水方法,同时使用液压小车以及动力模块车来移船,并且由动力模块车提供动力驱动液压小车行走,降低了基建投入,且能够适用各类船舶,降低了船舶建造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地移船下水方法,
在地面和半潜驳上沿船舶长度方向设置一小车轨道,并在所述小车轨道上设置若干至少位于所述船舶艏部和艉部下方且无行走动力的液压小车;
在所述船舶中部下方设置若干位于所述小车轨道两侧的动力模块车;
通过所述液压小车和所述动力模块车同时顶起船舶,由所述动力模块车作为移船行走驱动,所述液压小车沿所述小车轨道从动行走,将所述船舶移动至所述半潜驳上。
作为优选,在所述液压小车未顶升时,通过在所述船舶下方设置与所述液压小车位置相对的抬船支架,对所述船舶进行支撑,所述液压小车通过顶升所述抬船支架将所述船舶顶起。
作为优选,在所述动力模块车未顶升时,通过在所述船舶下方布置若干坞墩,对所述船舶进行支撑,在布置所述坞墩时预留所述动力模块车进入的空间。
作为优选,在将所述船舶移动至所述半潜驳上后,所述液压小车和所述动力模块车同步下降卸载,所述船舶通过所述抬船支架以及预先布置在所述半潜驳上的坞墩支撑,所述液压小车和所述动力模块车原路返回地面。
作为优选,还包括:
根据所述船舶重量及重心位置,计算所述液压小车以及所述动力模块车的顶升载荷。
作为优选,所述液压小车和所述动力模块车自动检测顶升载荷,并判断检测的顶升载荷是否符合预设要求,在不符合预设要求时自动调整顶升载荷。
作为优选,位于所述船舶艏部和艉部下方的所述液压小车以及位于所述小车轨道两侧的所述动力模块车均成组设置,且每组所述液压小车和每组所述动力模块车均能够自动均载。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模块车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动力模块车均对称设置在所述小车轨道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18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带型污底清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救生船动力补充的搜救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