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9580.7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45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韦家鼎;梁亚敏;崔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1 | 分类号: | G06F16/9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丁清鹏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进行 处理 方法 装置 |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建立知识树,并在知识树中划分一条或多条知识主线,其中知识树由多个知识点组成;根据建立的知识树,自动对录入的试题标记一个或多个知识点标签;从所述标记过知识点标签的试题中统计每个知识点的占比;根据划分的知识主线,为每个知识点设置前置知识点和/或后置知识点;根据前置知识点和/或后置知识点及统计的每个知识点的占比生成知识路径图。本发明站在全局的角度,让学生看到自己对整个学科所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能够直观地获得每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权重占比)和各个知识点的前后学习顺序关系,同时根据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点的内在前后学习顺序,给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路线和练习题目,从而更高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各学科的题库系统进行分析及处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小学教学,乃至大学教学都是一对多模式,即一位老师负责对多位学生的教学。在此情况下,由于老师的精力有限,对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前学习进度、知识点掌握等情况可能不具备精准的了解,或者说老师要想对每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做到精准的了解,特别是学生未掌握的根源性知识点,其难度是很大的。传统教学中老师讲题时,哪个知识点容易掌握哪个知识点需要重点讲解,基本上都是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无法直观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主要的方式是课后作业和练习,这也是家长、学生、老师尤为关心的。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对知识体系进行描述和建模,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记录和分析,使得用计算机软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从而帮助老师精确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薄弱知识点,成为了可能。通过计算机对学生的课后作业、练习、测验成绩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反映其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状态,从而确定学生当前尚未掌握或者掌握得不好的知识点,以及其出现问题的根源性知识点,并呈现给老师,这将会极大地方便老师和教辅人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题库类产品和在线答题类产品大量出现。学生在线答题后,会产生大量的作答数据。目前在一些题库和在线答题类的产品中,有着对学生的答题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的功能。然而这些记录和分析目前只能反映出该学生在一堂课、一次考试、或一次作业中,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其缺陷是不能站在全局的角度,获得该学生对整个学科所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不能看到每个知识点在整个学科中的重要程度(权重占比),以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前后学习顺序关系,更无法根据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点内在的学习路径关系,给学生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路线和练习题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旨在提供一种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站在全局的角度,让学生看到自己对整个学科所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够直观地获得每个知识点的重要程度(权重占比)和各个知识点的前后学习顺序关系,同时根据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知识点的内在前后学习顺序,给学生推荐合适的学习路线和练习题目,从而更高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步:建立知识树,并在知识树中划分一条或多条知识主线,其中知识树由多个知识点组成;
第二步:根据建立的知识树,自动对录入的试题标记一个或多个知识点标签;
第三步:从所述标记过知识点标签的试题中统计每个知识点的占比;
第四步:根据划分的知识主线,为每个知识点设置前置知识点和/或后置知识点;
第五步:根据前置知识点和/或后置知识点及统计的每个知识点的占比生成知识路径图。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数据进行处理的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95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