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及包含其的船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8845.1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3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东;王勇军;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60 | 分类号: | B63B3/60;B63B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1462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槽形舱壁 连接 组件 包含 船舶 | ||
1.一种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包括安装于船舶的底板上的槽形舱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的底板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底板和外底板,所述外底板和所述内底板之间设置有底凳,所述底凳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均与所述内底板焊接,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斜板的下端均与所述外底板焊接,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和所述第二斜板的下端之间的距离,所述槽形舱壁焊接在所述内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斜板和所述第二斜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和所述第二斜板均朝向所述槽形舱壁的中心倾斜,且所述第一斜板的倾斜角度等于所述第二斜板的倾斜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槽形舱壁的槽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均与所述内底板的下表面焊接,所述槽形舱壁的下端与所述内底板的上端面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槽形舱壁的长度方向,所述内底板和所述外底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底凳,相邻两个所述底凳的所述第一斜板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底凳的所述第二斜板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凳还包括第三斜板和第四斜板,所述第三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远离所述第二斜板的一侧,所述第四斜板位于所述第二斜板远离所述第一斜板的一侧,所述第三斜板的上端紧贴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所述第三斜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间隔设置,所述第四斜板的上端紧贴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所述第四斜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斜板的下端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板远离所述第二斜板的一侧通过第一斜撑与所述内底板连接,所述第二斜板远离所述第一斜板的一侧通过第二斜撑与所述内底板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凳还包括第一加强部,所述第一加强部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板焊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斜板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槽形舱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凳还包括第二加强部和第三加强部,所述第二加强部一端与所述内底板的内表面焊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底板焊接,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内底板的焊接点邻近所述第一斜板的上端,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外底板的焊接点邻近所述第二斜板的下端;所述第三加强部一端与所述内底板的内表面焊接,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外底板焊接,所述第三加强部与所述内底板的焊接点邻近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所述第三加强部与所述外底板的焊接点邻近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
10.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槽形舱壁连接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未经广船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88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凤头白羽鸭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尾滚筒的尾部舷墙型线的光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