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析油溶性抗氧化剂在乳液中抗氧化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2531.2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张科;袁江兰;陈燕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75 | 分类号: | G01N21/75;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劲松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析 油溶性 抗氧化剂 乳液 氧化 能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油溶性抗氧化剂在乳液中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属于物质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领域。本发明采用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替代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来加速乳液中的脂质氧化,其引发形成的自由基主要位于水油界面处,有利于油溶性抗氧化剂发挥作用。在真实的水包油乳液中脂质氧化通常发生在水油界面处而不是水相或油相,因此采用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引发剂能更好地反映抗氧化剂在真实水包油乳液中的抗氧化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质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领域,具体涉及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在测定水包油乳液中油溶性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分析抗氧化剂在水包油乳液中抗氧化能力的通用方法是采用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来加速乳液中的脂质氧化,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由于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是一种水溶性引发剂,其引发产生的过氧化自由基大多位于水相,因此仅能较好地反映水溶性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对于油溶性抗氧化剂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
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引发剂,因为它的偶氮两端的结构是不对称的,它既是油溶性的,也是水溶性的。目前,还未见将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用于乳液中油溶性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检测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替代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来加速水包油乳液中的脂质氧化,其引发形成的自由基主要位于水油界面处,有利于油溶性抗氧化剂发挥作用,此外在真实的水包油乳液中脂质氧化通常发生在水油界面处而不是水相或油相,因此能够较好地反映油溶性抗氧化剂在真实水包油乳液中的抗氧化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析油溶性抗氧化剂在水包油乳液中抗氧化能力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将50毫升浓度为30-40µM的十二烷基聚乙二醇醚(Brij35)磷酸盐缓冲溶液(pH7.2)加入到装有10-15mg桐油(不含维生素E)的烧杯中,用均质机在6000-8000转/分下均质1-2分钟,然后于10℃、10000G下离心5-10分钟,即可获得水包油桐油乳液;
2)、将50毫升浓度为30-40µM的Brij35磷酸盐缓冲溶液(pH7.2)加入到装有5-15mg中链甘油三酯的烧杯中,在6000-8000转/分下均质1-2分钟,然后于10℃、10000G下离心5-10分钟,即可获得水包油中链甘油三酯乳液;
3)、将一定量的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加入到步骤2)获得的中链甘油三酯乳液中,混合均匀, 获得偶氮异丁氰基甲酰胺浓度为6-10mM的中链甘油三酯乳液;取此中链甘油三酯乳液50毫升,将其与250µL步骤1)获得的桐油乳液混合,然后加入一定浓度待测抗氧化剂磷酸盐缓冲溶液(pH7.2)或标准抗氧化剂磷酸盐缓冲溶液(pH7.2),混合均匀,每隔5-15分钟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该混合液在273nm处的吸光度;
4)、待测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值的计算:以标准抗氧化剂6-羟基-2,5,7,8-四甲基色烷-2-羧酸(Trolox)作为抗氧化剂参照物,按以下公式换算成待测抗氧化剂的抗氧化值,
抗氧化值 = [(US-UC)/(UTrolox-UC)]/(QTrolox/QS)
即每摩尔(或每克)待测物质(抗氧化剂)相当于多少摩尔(或克)Trolox的抗氧化能力;
其中,US ,UC ,UTrolox分别代表待测抗氧化剂、空白样、Trolox的相对吸光度之和;QTrolox和QS分别代表Trolox和待测抗氧化剂的质量(摩尔或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2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