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外伤全营养配方食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81034.0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9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付三仙;贾润萍;张静;马方;胡安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劲膳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33/125;A23L33/135;A23L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脑外伤 营养 配方 食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类配方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是将 “药食同源之中药”的传统中医精髓理论和“多重益生菌”有机结合起来,添加以短肽、益生元、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复合维生素、复合矿物质为辅料制成的脑外伤全营养配方食品。
背景技术
脑外伤指由于外物造成的、头脑部肉眼可见的伤,一般可引起严重的后果。脑外伤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这主要取决于损害是在脑组织的某个特定区域(局灶性)还是广泛性的损害(弥散性)。不同区域的脑损害可引起不同的症状,局灶性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言语、视觉、听觉异常等症状。而弥散性脑损害常影响记忆、睡眠或导致意识模糊和昏迷;
随着我国交通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颅脑外伤的创伤时间的发生率也逐年的升高,且该病由于涉及到人体重要的器官组织,因此病情危急,受伤后易引发各种不良后果,部分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但是由于颅脑外伤的病情较严重和复杂,术后由于手术的创伤、脑挫伤、脑血肿和水肿等因素,会引起患者各种肢体功能的神经运动障碍,心理性创伤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不良反应少的康复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和价值;
中医理论认为,脑外伤患者在脑部受外力打击后,其脉络破裂,血液流出脉外,留于局部,形成瘀血;脉络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则髓海失养。脑为髓海,但与心、肝、脾、胃等脏腑有密切关系。头部外伤后,髓海脉络受损而瘀血内生,以致闭塞清窍,影响脾胃气机升降。如日久不愈,不仅瘀血阻络,而且易致痰浊内生、痰瘀互结,使得病邪更痼,导致心肝血脉不畅,失却营血荣养而呈现正虚之象。因此,在康复辨证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分清标实、本虚的侧重;
饮食疗法中,如合欢花粥、佛手花粥等适用于健忘失眠、恶心呕吐、纳呆的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具有安神、促进消化等作用。外伤患者常怀恐惧心理,从而影响到康复的效果。通过调摄情志、控制情绪等方法,可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有利于建立康复信心,从而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近年来,中医药中的诸多康复措施愈来愈趋于与现代康复手段结合应用,这也是我国脑外伤康复临床的特色及优势。如张赛辉在常规康复训练中早期结合电针治疗脑外伤偏瘫,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陈秀琼等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 法治疗恢复期重型脑外伤,在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步行能力等方面效果明显;
“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食疗”,食疗成为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对于特殊营养食品,在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都有相应的规定和开发应用;而我国GB2992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全营养食品明确规定:2.1.1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1.2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可作为单一营养来源满足目标人群在特定疾病或医学状况下营养需求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研究证明中医脾与胃肠道正常菌群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脑外伤与肠道菌群的失调密切相关,脾虚证是反映机体脾胃生理机能不足的综合征,当机体肠胃功能异常时,肠道的微生态系统会受到严重的破坏,大肠杆菌等条件性病原菌大量增殖,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数量显著下降;同时菌群失调又反过来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机体免疫力,削弱肠道的屏障功能,进一步加重疾病,中医传统医学认为:“脾(即消化系统)为后天之本”,肠胃健康是健康之本,人体营养的99%需要靠肠道吸收,肠内疾病也是万病之源;但随着年龄越大,肠道中有益菌群(益生菌)比例逐渐减少;如双岐杆菌在婴幼儿时期占98%,到中年时降至10%,65岁以后仅占5%;人越老,益生菌越少,肠道功能也随之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正常菌群在人体消化、免疫和抗病等方面有诸多不可替代的作用;肠道菌群组成的改变与多种疾病,特别是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从已有临床研究发现:益生菌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控制肠道炎症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干预调节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劲膳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劲膳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10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茶多酚耐受肠道菌群降解的微胶囊方法
- 下一篇:换向器钩部倒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