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8581.3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勇;孙雅泉;刘慧;吴中明;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1/01 | 分类号: | C07C41/01;C07C43/174;C07C41/30;C07C43/176;C07C45/42;C07C49/813;C07F9/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247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苯 丙基 丙酮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本发明公开一种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对氯苯甲醛和苯甲醇或其衍生物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缩醛,再将缩醛产物与亚磷酸三甲酯或亚磷酸三乙酯在极性溶剂环境以及路易斯酸催化下反应生成α‑苄氧基对氯苄基膦酸二甲酯,α‑苄氧基对氯苄基膦酸二甲酯进一步与环丙基甲基酮在碱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反应制备得到苄氧基丙烯衍生物,然后对该苄氧基丙烯衍生物酸化水解得到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安全、过程可控、过程低毒、反应条件缓和、适于工业化生产以及产品纯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高效制备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是合成环唑醇的必须中间体,环唑醇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能够抑制菌类细胞膜中的重要物质麦角甾醇的脱甲基化,具有预防和治疗真菌的效果。
专利US4664696中公开以一种采用4-氯苯乙腈和甲基环丙基酮,在氢化钠作用下反应制备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该方法中涉及危险品氢化钠,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应不可控的问题,因此该方法不宜于工业化生产。
又如专利RU2350579中公开的制备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的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需使用毒性较大的二溴甲烷,生产成本高且安全性能低。
再如专利CN101857576中公开的制备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的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环丙基乙酰氯为较难得到的原料,而且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了高危、剧毒的氢化钠和碘甲烷,较难实现工业化生产。
综上,目前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的生产工艺普遍存在高危、剧毒、成本高、难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缺点,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制备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的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制备1-(4-氯苯基)-2-环丙基-1-丙酮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式(V)结构表示的苄氧基丙烯衍生物。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式(V)结构表示的苄氧基丙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式(V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以对氯苯甲醛(I)和式(II)化合物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缩醛反应制得式(III)化合物;
(2)将式(III)化合物与亚磷酸三甲酯或亚磷酸三乙酯在极性溶剂环境以及路易斯酸催化下反应生成式(IV)化合物;
(3)将式(IV)化合物与环丙基甲基酮在碱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以及助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反应制备得到含式(V)化合物的溶液;
(4)将步骤(3)中含式(V)化合物的溶液进行脱溶剂回收步骤(2)中加入的极性溶剂,然后水洗分层,然后将有机层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制得式(VI)化合物粗产品;
(5)将式(VI)化合物粗产品进行精馏,前程馏分导入回收套中,中程馏分为(VI)化合物精产品;
其中:式(II)化合物中R为烷基、烷氧基、氢或卤素;式(IV)化合物中R1为甲基或乙基。
优选地,所述的式(II)化合物选自
中的任意一种;其中R为烷基、烷氧基、氢或卤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剑牌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85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回收甲醇精馏废液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PODE3-8精制分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