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5289.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4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强;孙召进;林鹏;邓小军;崔洪举;朱雷威;赵艳菊;王冰松;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8 | 分类号: | B61D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带娣;罗满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及其 车体 结构 | ||
1.一种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受电弓安装区和风道布置区,所述受电弓安装区用于安装受电弓装置,所述风道布置区,用于安装轨道车辆的空调通风管道;所述风道布置区位于所述受电弓安装区的旁侧,并且至少所述受电弓安装区设置有隔声结构;车顶(2)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凹陷部(2a),所述凹陷部(2a)形成所述受电弓安装区,受电弓的支持绝缘子安装于所述凹陷部(2a)的槽底壁;所述风道布置区布置于所述凹陷部(2a)的侧壁与相应车体侧墙形成的空腔;所述隔声结构包括设置于车厢内部的车内隔声结构,至少包括以下一者或者几者:纳米纤维隔热层(4)、车内隔声复合层(5)和减振吸声层(6);
并且,所述纳米纤维隔热层(4)或所述车内隔声复合层(5)的横向两侧延伸至所述空调通风管道与车体侧壁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声结构包括车外隔声复合层(1),所述车外隔声复合层(1)包括两层金属板以及填充于两所述金属板之间的压电阻尼材料层(12),所述车外隔声罩覆盖于所述凹陷部(2a)的槽底壁,并且所述支持绝缘子的安装部穿过所述车外隔声复合层(1)固定连接所述凹陷部(2a)的槽底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隔声复合层(5)包括两层金属板,所述两层金属板之间填充有隔热吸声材料层(52)或/和减振涂料层(5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吸声层(6)横向覆盖整个车顶(2)。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2)与所述车内隔声结构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阻尼浆层(3),所述阻尼浆层(3)横向覆盖整个车顶(2);所述车顶(2)内部靠近所述车外隔声复合层的位置还贴有热熔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隔声复合层(5)上设置有若干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设置有通孔,所述车顶(2)上设置有容置螺栓头部的滑槽结构,所述螺栓的螺纹部穿过所述纳米纤维隔热层(4)和所述凹槽底壁设置的通孔与螺母连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用于封堵所述凹槽的槽口;设置于所述滑槽结构中的所述螺栓同时固定所述纳米纤维隔热层(4)、所述车内隔声复合层(5)和所述密封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内顶板(c),位于车内隔声结构的下方,所述车内顶板(c)横向延伸的两侧端部固定于所述空调通风管道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车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横向或/和沿纵向,所述车内隔声复合层(5)包括至少两段,各段搭边连接并且通过螺栓固定于车顶(2)的滑槽结构。
10.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底架及设置于底架上的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车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52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