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超声波焊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4415.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龙;张小明;闫战峰;李毅;牛增强;韩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0/10 | 分类号: | B23K20/10;B23K20/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超声波 焊接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超声波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分别设于工作台上将拖盘上料的拖盘上料组件、将电芯定位的电芯上料组件、将铜、铝连接片上料至夹具中的连接片上料组件、将焊接区域贴蓝胶的贴膜组件,将贴膜后的电芯输出的电芯下料组件,回流线体的周边分别设有上保护片的保护片上料组件、将定位后的极耳、连接片及保护片压紧焊接的超声波焊接组件、将超声波焊接后的铜极进行补焊的电阻焊组件以及对称地设于回流线体两侧将压板移载至夹具中或将压板拆卸的压板取放组件。本发明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焊接自动化程序不高,生产效率、焊接精度及良品率较低、生产成本及故障率较高的技术问题,具有易于实施,稳定性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超声波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因其具有高电压、高容量、低消耗、无记忆效应、无公害、体积小、内阻小、自放电少、循环次数多等特点成为目前世界上综合性能最好的绿色电池。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交通工具,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众多民用及军事领域。锂离子动力电池通常由三部分组成:电芯、保护电路和外壳。外壳则分为壳体、盖板、极耳和铜/铝转接片。在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定位后的铜/铝转接片、极耳和垫片一起焊接在电芯上。现有市面上的动力电池焊接机不能够全自动地进行将裸电芯、铜、铝转接片、垫片、及极耳自动上料至夹具中,将定位在一起的极耳、连接片、垫片压紧并通过超声波焊接机焊接牢靠,通过电阻焊接机将铜极进行补焊以增加焊接强度,将焊接区域贴保护胶带,自动下料等功能,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相对应的生产线进行操作,生产效率、焊接精度及良品率较低、生产成本及故障率较高,不能满足大批量电池生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焊接自动化程序不高,生产效率、焊接精度及良品率较低、生产成本及故障率较高,不能满足大批量电池生产的需求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超声波焊接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超声波焊接设备,包括:工作台,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进出料口处的进料流水线及出料流水线,分别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将放置在进料流水线上装有电芯的托盘进行上料的托盘上料组件、用于将所述托盘中的电芯经二次定位后夹取至回流线体的夹具中定位的电芯上料组件、用于将铜、铝连接片自动上料至夹具中的连接片上料组件、以及用于将焊接区域贴蓝胶的贴膜组件,用于将贴膜后的电芯抓取至出料流水线输出的电芯下料组件,所述工作台上且远离托盘上料组件处设置有回流线体,所述回流线体上循环滑动设置有多个夹具,所述回流线体的周边且与各夹具相对位置处分别设有用于上保护片的保护片上料组件、用于将定位后的极耳、连接片及保护片压紧并焊接的超声波焊接组件、用于将超声波焊接后的铜极进行补焊以增加焊接强度的电阻焊组件以及用于定位保护片、极耳整形及吹气防止极耳打折的压板取放组件。
所述托盘上料组件包括:托盘来料流水线、托盘定位拉带线、托盘取料模组、托盘夹爪及托盘存储位,其中,所述托盘来料流水线安装在工作台的前端外侧,所述托盘定位拉带线设于所述工作台宽度方向上且靠近所述托盘来料流水线一侧,所述托盘取料模组及托盘存储位分别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托盘定位拉带线两端,所述托盘夹爪滑动安装在所述托盘取料模组上并与其配合将托盘由托盘来料流水线夹取至托盘定位拉带线定位,所述托盘存储位用于将抓取电芯后的空托盘暂存以供输出。
所述电芯上料组件包括:第一电芯上料模组、第一电芯夹爪、电芯二次定位机构、第二电芯上料模组、第二电芯夹爪、第一开夹具机构及不良品流水线,其中,所述不良品流水线设置在托盘定位拉带线一侧,所述第一电芯上料模组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位于所述不良品流水线上方,所述第一电芯夹爪为可旋转式结构,其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电芯上料模组上并用于将电芯由托盘定位拉带线抓取至电芯二次定位机构定位或将检测到的不良品电芯抓取至不良品流水线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赢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44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