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8122.7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3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韩朝阳;罗欣;盛平厚;何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纺院(天津)滤料技术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18 | 分类号: | C08L27/18;C08L91/06;C08K3/22;C08J9/24;B29C69/02;B29C67/04;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另婧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四氟乙烯 微孔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薄膜内填充有二氧化钛,所述二氧化钛原位生成于微孔薄膜中,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挤出、压延、脱酯、拉伸和烧结,所述原料包括聚四氟乙烯树脂粉末、助挤油剂和二氧化钛前驱体,所述二氧化钛前驱体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过程中得到的干凝胶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薄膜的拉伸强度为16-27MPa。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挤出、压延、脱酯、拉伸和烧结,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包括聚四氟乙烯树脂粉末、助挤油剂和二氧化钛前驱体,所述二氧化钛前驱体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过程中得到的干凝胶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钛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钛酸四丁酯、冰醋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得到钛酸四丁酯醇溶液;将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得到水醇溶液;
(2)将水醇溶液与钛酸四丁酯醇溶液缓慢混合,并进行搅拌,然后老化过夜,得到凝胶;
(3)将凝胶干燥、研磨,得到干凝胶粉末,即二氧化钛前驱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钛酸四丁酯醇溶液中的钛酸四丁酯与水醇溶液中的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2:1-5: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钛酸四丁酯醇溶液与水醇溶液的体积比为1:1-3: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00℃,时间为12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树脂粉末与二氧化钛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0.005-0.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树脂粉末与助挤油剂的质量比为1:0.2-0.25。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脱酯完成后,进行加热预处理,加热预处理的温度为250-300℃,时间为1-4小时,加热预处理完成后进行拉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纺院(天津)滤料技术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纺院(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纺院(天津)滤料技术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81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暖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耐油型丙烯酸乙酯橡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