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头内六角螺栓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8897.6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8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琳琅;魏亮亮;杨乾;林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8 | 分类号: | B21J5/08;B21J5/02;B21J13/02;B21K1/5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张峻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头内 六角 螺栓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的镦压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多工位温镦机按一定形状初镦成形后,利用特制内六方组合模具最终镦压出沉头内六角螺栓坯件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沉头内六角螺栓是一种独特的高强度紧固件,其头部内六角结构可提供高强度扳拧性能,在现代航空航天领域追求高机动性、高可靠性的背景下,沉头内六角螺栓显示出其独有优势。但是,由于沉头内六角螺栓多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高温合金等材料,镦制变形抗力大,内六角成形实际变形量大。因此,镦制模具使用寿命低,生产成本较高。目前,用于镦制内六角紧固件的模具,普遍为整体式模具和弹簧夹套式组合模具。整体式模具主要存在六方尾部应力集中、使用寿命低等问题,在使用成本和效率上受到限制。弹簧夹套式组合模具又存在组合复杂、冲针易折断等问题,应用范围较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沉头内六角螺栓成形方法,具有加工效率高、模具寿命较长、冲针套可重复使用、内六方冲压深度可调节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沉头内六角螺栓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初镦:开启多工位温镦机的加热系统,坯料加热后,在多工位温镦机的第一工位上,将坯料进行初镦,将沉头镦压成前端部和后端部,前端部的侧面为圆锥形面,前端部的端面冲压出一个锥形坑,沉头的后端部的侧面为支承面;
步骤B,精镦:多工位温镦机的第二工位上,利用内六方组合模具沿锥形坑处冲压,将锥形坑冲压成内六方孔,经过反挤压充满上下模型腔,得到成品,成品的沉头的端面为平面,侧面为锥形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前端部的端面为圆形,直径为沉头最大外径的0.7~0.9,优选为0.8。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多工位温镦机的加热系统的加热功率设定为300~500W,优选为350W。
优选的,所述前端部的圆锥形面的角度为120°~150°,优选角度为140°。
优选的,所述锥形坑的坑口直径为前端部的端面直径的0.8~1,优选为0.9。
优选的,所述锥形坑的深度为1.0mm~1.8mm,优选为1.4mm。
优选的,所述支承面的角度为成品的沉头的锥形面角度的0.8~0.9,优选为0.8。
优选的,所述内六方组合模具包括六方冲针和冲针套,六方冲针插装到冲针套内。
优选的,所述六方冲针包括一体成型依次设置的突出圆台、固定杆和冲头,冲针套设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设有与突出圆台配合的圆柱形型腔,六方冲针的固定杆与冲针套的通孔过盈配合,冲头伸出冲针套的一端,突出圆台完全卡入圆柱形型腔内。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C,沉头的端面与侧面的相接处车削有环形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沉头内六角螺栓成形方法具有以下优势:头部内六方孔直接连续镦压成型,不同于断料后单件镦压的方法,能够极大提高螺栓的加工效率。此外,内六方组合模具中,六方冲针使用寿命约3500件,冲针套使用寿命预计大于3万件,冲针套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一套内六方组合模具价格约为整体式内六方模具价格的110%,六方冲针约为整体式内六方模具价格的70%,经统计计算,使用内六方组合模具节约采购成本为整体式模具价格的20%~40%。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需要加工的沉头内六角螺栓成品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初镦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精镦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内六方组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左视图;
图9为图8的A-A面剖视图;
图10为六方冲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右视图;
图12为冲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左视图;
图14为初冲模具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沉头;2-内六方孔;3-锥形坑;4-前端部;5-后端部;6-初冲模具型腔;7-冲针套;8-冲头;9-固定杆;10-突出圆台;11-通孔;12-圆柱形型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88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一体机的装组结构
- 下一篇:液压快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