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式动力传动系统的专用车底盘及车辆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8431.6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0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闫明;徐英翠;马晓清;贾敏;李志强;常敬献;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10 | 分类号: | B60K17/10;B60K2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李潇潇 |
地址: | 2501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式 动力 传动系统 专用车 底盘 车辆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式动力传动系统的专用车底盘及控制方法,包括常规行走系统、上装作业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常规行走系统的输入端和上装作业系统的输入端,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选择开关,常规行走系统和上装作业系统均通过发动机提供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满足车辆正常行驶的高速运行要求和上装作业下低车速且无级变速的要求,切换时操作简单,减轻司机的负担,且价格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专用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合式动力传动系统的专用车底盘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很多专用车要求上装作业模式下发动机有恒定的动力输出,同时还要求车辆有无极变速的行走模式。
国内传统的技术实现模式是匹配两个发动机。其缺点是:两个发动机噪声大、污染严重,而且车速控制、换档、上装发动机转速控制、行驶驾驶等一系列动作容易造成驾驶疲劳。
国外的技术实现模式都采用机械液压复合传动箱,这种方案可实现常规行车和低速作业行走,但是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式动力传动系统的专用车底盘及控制方法,在利用发动机作为唯一的动力源,实现常规行车和作业行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式动力传动系统的专用车底盘,其特征是:包括常规行走系统、上装作业系统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常规行走系统的输入端和上装作业系统的输入端,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选择开关,常规行走系统和上装作业系统均通过发动机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常规行走系统包括发动机、变速箱、传动轴和后桥,发动机输出端连接变速箱的输入端,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传动轴连接后桥;所述上装作业系统包括上装作业行走系统和上装作业动力系统,上装作业行走系统包括取力器、取力器液压油泵传动轴、液压油泵、马达后桥传动轴和马达,取力器的输入端连接发动机的输出端,取力器的输出端通过取力器液压油泵传动轴连接液压油泵的输入端,液压油泵的输出端连接马达的输入端,马达的输出端通过马达后桥传动轴连接后桥输入端;上装作业动力系统包括发动机后取力器和分动箱,发动机后取力器的输入端连接发动机的输出端,发动机后取力器的输出端连接分动箱的输入端,分动箱的输出端连接上装系统。
进一步地,后桥的输入端口还连接输入法兰,常规行走系统中,后桥的输入端口连接输入法兰;上装作业行走系统中,切断与输入法兰的连接,后桥的输入端连接后桥马达。
进一步地,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还连接油门踏板,油门踏板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发动机和液压油泵。
进一步地,上装系统包括第一上装系统和第二上装系统,分动箱输出第一上装动力和第二上装动力,第一上装动力连接第一上装系统,第二上装动力连接第二上装系统。
利用所述的一种混合式动力传动系统的专用车底盘的车辆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车辆上装作业时前进的过程、车辆由上装作业时前进转为正常行走的过程、车辆上装作业时后退的过程和车辆上装作业时后退转为正常行走的过程。
进一步地,车辆上装作业时前进过程的步骤为,
S1-1,将选择开关调至FRONT档,使车辆满足准入条件1的要求,判断上装作业开关是否打开,如果没有打开,则重复步骤S1-1,如果打开,则转到步骤S1-2,
S1-2,使取力器开关结合,后桥连接后桥马达,
S1-3,判断准入条件2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重复步骤S1-2和步骤S1-3,如果成立,转到步骤S1-4,
S1-4,发动机输出恒定转速,油门连接液压油泵,
S1-5,车辆开始上装作业。
进一步地,车辆由上装作业时前进转为正常行走过程的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8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