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成分枸杞原果浆、原果粉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5807.8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7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纪兰菊;孙洪发;昝占全;张进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昆盛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A23L3/40;A23L3/44;A23L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0 青***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成分 枸杞 原果浆 原果粉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枸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成分枸杞原果浆、原果粉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枸杞(Lycium barbarum)属茄科枸杞属多年生灌木,秋季结果,果实称为枸杞子,为卫生部药食两用品种。具有益精名目、滋补肝肾之功效,用于疲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枸杞富含多糖、黄铜、生物碱(甜菜碱)、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可直接服用或用于加工各种食品、保健品。长期服用还具有保肝、明目、抗癌、降血糖、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新鲜枸杞果的采摘一般从8月至10月,收果期较长,枸杞鲜果皮薄、易破损,若不及时处理,极易霉变、酸败。目前果农采用将枸杞果现场制干后保存与销售。由于枸杞鲜果表面有一层蜡质包裹,使其水分不易逸出,因此,果农绝大部分采用5%碱水浸泡除蜡后,亚硝酸钠着色(防氧化褐变),然后自然晾干或加热烘干的方式干燥,为防止枸杞多糖的再次渗出,产生板结、霉变的状况,大多采用二次干燥工艺,使得枸杞果干燥时间过长、耗能过高。同时,碱处理过的枸杞果,带有淡淡的碱的涩味,而亚硝酸钠的过量使用,则易引起肝损伤,继而引起癌症发病率增高的风险,严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安全。由此也制约了枸杞产业的发展。为解决枸杞鲜果的加工问题,利用现有的保鲜技术进行枸杞鲜果保鲜,由于保鲜后鲜果需冷藏放置,销售成本较高,同样也制约了枸杞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无毒害、无污染的全成分枸杞原果浆、原果粉的制作工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全成分枸杞原果浆、原果粉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指将新鲜枸杞或复鲜枸杞采用胶体磨研磨,当细度达到2~150μm时,即得全成分枸杞原果浆;所述枸杞原果浆经干燥至物料含水量为2~15%时粉碎至60~100目,即得到全成分枸杞原果粉。
所述复鲜枸杞是指在枸杞干果中加入其质量1~5倍的水所得的枸杞。
所述干燥方式是指电热烘干、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冷冻干燥中的一种。
所述电热烘干是指温度为30~90℃。
所述真空干燥是指干燥温度为30~90℃,压力为-0.01~-0.07MPa。
所述微波真空干燥是指温度为30~60℃,压力为-0.02~-0.04MPa,微波频率为2.45GHz±25MHz。
所述冷冻干燥是指冷井温度为-70~-50℃,物料温度为-20~50℃,压力为0.01~0.08MPa。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鲜果、干果的研磨制浆工艺,不但保存了枸杞鲜果、干果的全营养成分,而且对枸杞果籽进行了破壁处理,使其营养成分更易吸收,从而有效解决了枸杞鲜果制干加工时碱液浸泡除蜡,亚硝酸钠着色的化学品添加的食用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枸杞鲜果制干时耗时长、能源消耗大等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的关键工艺。
2、本发明利用枸杞鲜果、干果加工而成,其营养成分远远高于利用提取、浓缩、干燥、粉碎所得枸杞果汁或果粉。
3、本发明加工制成的原果浆、原果粉,可同枸杞鲜果、干果一样直接服用,也可用于加工枸杞果茶、枸杞果蜜、枸杞果膏、枸杞果汁、枸杞饮料等枸杞添加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全成分枸杞原果浆、原果粉的制作工艺,该工艺是指将经拣选、清洗、除去果柄和叶等杂质的新鲜枸杞采用胶体磨研磨,当细度达到2μm时,其果籽完全破壁,即得无任何添加的全成分枸杞原果浆;枸杞原果浆经30~90℃电热烘干至物料含水量为2~5%时粉碎至60目,即得到全成分枸杞原果粉。
实施例2 一种全成分枸杞原果浆、原果粉的制作工艺,该工艺是指将经拣选、清洗、除去果柄和叶等杂质的新鲜枸杞采用胶体磨研磨,当细度达到150μm时,其果籽完全破壁,即得无任何添加的全成分枸杞原果浆;枸杞原果浆在温度为30~60℃、压力-0.02~-0.04MPa、微波频率为2.45GHz±25MHz的条件下经微波真空干燥(东莞市华青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微波真空干燥机)至物料含水量为5~10%时粉碎至100目,即得到全成分枸杞原果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昆盛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海昆盛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58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