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端粒长度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5804.4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张路;胡析;李胜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晓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51126 | 代理人: | 马振刚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粒 长度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 ||
1.一种端粒长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液相双链探针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检测端粒DNA相对长度。
2.一种端粒长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人类端粒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殊标记的人端粒DNA特异的双链荧光探针,使过量的双链荧光探针与一定量的待测DNA混合于杂交缓冲液中,通过加热升温变性与降温杂交使探针与靶DNA特异结合并发出荧光,多余的探针杂交成双链不发荧光;再通过检测杂交前后的荧光值,计算荧光变化值,换算成单位待测DNA对应的荧光变化量,即用杂交前后分别检测荧光值除以杂交用DNA的量表示端粒DNA的相对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粒长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链荧光探针的两条荧光探针长度15-24nt,序列互补,而且标记的荧光基团及标记位置不同,一条于5’端标记FAM荧光素,另一条于3’端标记TAMRA淬灭基团,并使两条探针杂交结合成双链。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端粒长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链荧光探针的序列及标记为:
5'.FAM-GGGTTAGGGTTAGGG-3'
3'.TAMRA-CCC AATCCC AATCCC-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粒长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升温变性的温度为98℃,降温杂交的温度为45℃-65℃。
6.一种端粒长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首先根据人类端粒DNA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殊标记的人端粒DNA特异的荧光探针,并使其结合成双链,双链荧光探针的序列及标记为:
5'.FAM-GGGTTAGGGTTAGGG-3'
3'.TAMRA-CCC AATCCC AATCCC-5';
(2)取待测受试者外周静脉血3-5ml于枸橼酸钠盐抗凝采血管中,提取其DNA,溶解于TE缓冲液中,得混合液A,并测定混合液A中DNA的浓度;
(3)将双链荧光探针混于核酸杂交缓冲液中,得混合液B;
(4)取含有10μg DNA的混合液A加入到含有50μL混合液B的试管中,其中,50μL混合液B中含有1μM双链荧光探针,并记录其荧光值;然后加热到98℃变性DNA与双链荧光探针,再迅速降温至50℃使双链荧光探针与端粒DNA竞争性分子杂交,杂交完全后再次测定其荧光值,计算杂交前后荧光值的变化量与用于杂交的DNA的量的比值表示端粒DNA的相对长度。
7.一种端粒长度的检测试剂盒,其中包括:
双链荧光探针;所述双链荧光探针的两条荧光探针长度15-24nt,序列互补,标记的荧光基团一条于5’端标记FAM荧光素,另一条于3’端标记TAMRA淬灭基团,两条探针杂交结合成双链;所述双链荧光探针的序列及标记为:
5'.FAM-GGGTTAGGGTTAGGG-3'
3'.TAMRA-CCC AATCCC AATCCC-5';以及
杂交缓冲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晓,未经张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58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