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X射线衍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1664.3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5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信太郎;稻叶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207 | 分类号: | G01N23/20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闫小龙,郑冀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线 衍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使用平行光束光学系统的X射线衍射装置的平行光束法X射线衍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将从X射线源所放射的发散光束使用在测定中的集中法光学系统的X射线衍射装置。有时将该X射线衍射装置称为集中法X射线衍射装置。关于该集中法X射线衍射装置,特别是在薄膜等样品的测定中,从使入射到样品的X射线的角度为一定的目的出发,有时使用平行化的X射线光束。使用该平行化的X射线光束的X射线衍射装置即平行光束法X射线衍射装置近年来也良好地已知。
在集中法X射线衍射装置中,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配置在相同的测角仪圆上。此外,X射线源、样品和X射线检测器配置在焦点圆上。另一方面,在平行光束法X射线衍射装置中,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既可以不配置在相同的测角仪圆上,进而,X射线源、样品和检测器也可以不配置在焦点圆上。
在平行光束法X射线衍射装置中,例如,存在平面内X射线衍射装置、平面内倒格子映射装置、GI-WAXS/SAXS装置等。各装置是如下那样的装置。再有,在本说明书中,假设“衍射”包括“散射”。
(平面内X射线衍射装置)
根据X射线衍射,能够调查各种物质的原子级别的构造。进而,近年,产生调查纳米的尺度的薄膜的构造的需要性。已知为了实现该需要性而利用X射线全反射的测定。
当X射线以临界角以下的角度入射到具有平坦的表面的样品时,在样品的表面处发生全反射。该角度为小角度,在使用CuKα射线的情况下,在Si的情况下为0.22°左右,在Au的情况下为0.57°左右。
在图13A中,当使X射线R1以临界角近旁的低角度α入射到样品S的表面Sa时,X射线以等于入射角α的角度α反射。另一方面,在与样品表面Sa垂直的晶格面K处产生衍射,其衍射射线几乎接近样品表面Sa地出来。一般,将该衍射现象称为平面内衍射。进行通过X射线检测器来检测该平面内衍射的测定的装置为平面内X射线衍射装置。
该平面内X射线衍射装置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287773号公报中公开。根据该平面内X射线衍射装置,能够直接测定来自相对于薄膜的表面垂直的晶格面的衍射,因此,能够直接评价表面附近的构造,其结果是,能够对样品进行正确的评价。
此外,根据该平面内X射线衍射装置,入射X射线R1侵入到样品S的内部的深度如数nm以下那样非常浅。因此,在薄膜的测定结果中能够使来自基板、基底的信息几乎消失,其结果是,能够得到鲜明的平面内X射线衍射图形。
在日本特开平11-287773号公报中公开的以往的平面内X射线衍射装置中,在样品和X射线检测器之间设置PSA(平行缝隙分析仪),通过该PSA来防止衍射X射线的重合而实现了角度分辨率。然后,由此,得到了分辨率高的鲜明的X射线衍射图形。然而,该PSA其自身处于使X射线大量地衰减的倾向。因此,在日本特开平11-287773号公报中公开的平面内X射线衍射装置中,存在难以得到强度强的平面内衍射射线这样的问题。
(平面内倒格子映射装置)
例如,在日本特开平11-304729号公报中公开了平面内倒格子映射装置。如果用平面图示出该以往的平面内倒格子映射装置,则大概如图14所示那样。在图14中,从X射线源F出来的X射线R0在由入射侧光学系统101做成单色且平行的X射线R1的状态下以小的入射角度向样品S的表面Sa入射。
该入射X射线R1在与样品表面Sa垂直的晶格面处衍射,成为衍射X射线R2,向相对于样品表面Sa几乎接近的方向(即In-Plane(平面内)方向)前进。该衍射X射线R2在由PSA(Parallel Slit Analyzer/平行缝隙分析仪)103选择了仅规定的衍射角度的衍射X射线之后(即在避免了衍射X射线重合之后,即在提供了角度分辨率之后),被X射线检测器104接受。X射线检测器104输出与所接受的X射线的强度对应的电气信号。
X射线检测器104是0维X射线检测器。当进行倒格子映射测定时,一边以φ轴线(即向贯通样品S且贯通图14的纸面的方向延伸的线)为中心使样品S阶段性地进行φ旋转(即面内旋转),一边在各个阶段角度位置中使X射线检测器104进行2θχ(theta・chi)/φ扫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学,未经株式会社理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16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