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显示屏光电玻璃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0979.6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6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申云峰;陈勇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特泰克(昆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显示屏 光电 玻璃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光电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大型显示屏光电玻璃制造方法,蚀刻前,使用视觉系统检查导电膜并进行自动修复;采用分片扫描方式,能够一次性蚀刻一定面积,效率比起传统的方式提高了20倍以上;蚀刻后进行视觉检查,分析导电电路有无短路、断路或破损,并进行自动修补蚀刻,防止不良的导电玻璃进入到下一步的贴片流程,节省了时间与材料;利用贴片机同时对发光二极管和连接器进行自动贴片,摆脱了以往手工将柔性线路板连接贴付到显示屏玻璃夹层上的传统方法;发光二极管和连接器贴装的同时进行预固化,避免了基板玻璃在进入固化过程前发光二极管和连接器位置发生偏移,并进而影响整体性能和品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大型显示屏光电玻璃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户外广告或玻璃幕墙的要求越来越高端,常规的喷绘广告因其本身的限制条件,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不断发展的需求。而其他大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因耗电量大,安装、维护不方便等原因也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今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显示用光电玻璃是一种新型的显示材料,可以很好的满足发展的需求。它打破了喷绘广告常规的静态束缚,给人一个良好的视觉感官,能更好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它打破了常规喷绘广告的数量束缚,一般的喷绘广告只能显示一张画面,而显示屏可以一天循环播放多个视频和图案,极大地丰富了播放的数量和次数。
比较而言,一般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不具有透光性,而且耗电量高,安装、维护不方便。而光电玻璃具有透光性,在作为建筑物的窗户玻璃或幕墙使用的同时,又能直接作为广告媒体、户外直播及现场直播平台使用,不用购买昂贵的视频等硬件设备,无需雇用专业技术人员,其成本远远低于超大的发光二极管屏幕,而且能简便地直接覆盖各大商业区、商务金融区、人群居住区、机场、车站等地区,出行、居家、公务、购物均有机会接触到高频次的广告冲击。其直击受众的眼球,不受任何区域限制,随时随时地可以投放,视觉冲击性、针对性极强,投放效果极佳。而且其低消耗,高收益的优点,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创造了新的产业格局。
我国专利申请号:200910196376.3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光电玻璃及其制造工艺,经过编程、制作定位标记、蚀刻、粘结发光二极管、连接发光二极管、装金属引脚、连接电路控制装置等工艺之后,制造出发光二极管光电玻璃。但是这种制造工艺在蚀刻电路前没有对导电玻璃的导电膜进行检查,在蚀刻后也没有对电路进行必要的检查,以致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将继续进入下一流程步骤,导致了最后不合格产品的产生,也不利于绿色环保的要求。同时,其使用的蚀刻工艺需要先制作定位标记,然后按一定的线路进行蚀刻,效率非常低下,与现代化大量机械生产的需要不相符合。
为了将大型光电玻璃的线路连接到外部驱动播放电路,传统的产品需要将柔性线路板通过使用导电双面胶或焊锡的方式封装连接到两成玻璃当中。这种方法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并且大量贴付封装在玻璃两侧的柔性线路板在生产、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破损。柔性线路板受到破损区域的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将受到影响导致产品的不良发生,并且此类的不良是无法进行修复的。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大型显示屏光电玻璃制造方法,提高生产效率,成品率以及产品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型显示屏光电玻璃制造方法,导电玻璃在蚀刻之前,使用视觉系统检查导电膜的状态并进行自动修复,蚀刻使用先进的分片扫描方式,蚀刻后对电路进行视觉检查并进行补正蚀刻,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成本,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大型显示屏光电玻璃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a.蚀刻前,检查基板玻璃的导电膜状态,并在分析处理后进行自动修复;
b.对自动修复后的基板玻璃采用分片扫描方式进行激光蚀刻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特泰克(昆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莱特泰克(昆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