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勾压式医用输液管自动取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9707.4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运堂;王军;李孝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B35/16 | 分类号: | B65B35/16;B65B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勾压式 医用 输液 自动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勾压式医用输液管自动取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医疗器械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医用输液管自动取料是自动包装的基础,对自动包装具有关键作用;由于输液管较长且易于变形,不易实现自动取料,致使国内外医用输液管包装时依然采用人工取料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高速高效、稳定可靠、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医用输液管自动取料装置够顺应医疗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医疗产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勾压式医用输液管自动取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以自动将缠绕好的医用输液管从绕线盘上取出并放入包装盒内,提高医用输液管包装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包括:升降机构、取料机构、绕线盘,升降气缸、气缸固定板、气缸接头、升降板、移动副I、移动副II组成升降机构,导杆I、直线轴承I构成移动副I,导杆II、直线轴承II构成移动副II,安装板、抓取单元、按压单元组成取料机构,气爪、手爪连接件、安装块、挡板组成抓取单元,按压气缸、压板组成按压单元,其特征在于:取料机构固定在升降机构的下方,绕线盘设置在取料机构的下方,升降气缸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升降板通过气缸接头安装在升降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导杆I设置在直线轴承I上,导杆II设置在直线轴承II上,直线轴承I、直线轴承II安装在气缸固定板上,导杆I、导杆II安装在升降板上,安装板固定在升降板上,抓取单元固定在安装板上,气爪固定在安装板上,手爪连接件安装在气爪上,安装块固定在安装板的下方,挡板设置在安装块上,按压单元固定在安装板上,按压气缸固定在安装板上,压板安装在按压气缸活塞杆端部,上述的取料机构和绕线盘的数量相同,并且可根据需要设置。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医用输液管缠绕在绕线盘上,气爪闭合,升降气缸启动,取料机构下移,手爪连接件下移到绕线盘四根绕线柱围成的空间,挡板下移到缠绕好的医用输液管两侧处,手爪连接件张开,手爪连接件端部和挡板接触,手爪连接件勾住缠绕好的医用输液管,升降气缸带动取料机构向上运动,手爪连接件带动医用输液管向上运动,绕线盘被挡在压板之下,从绕线盘上取下医用输液管,将医用输液管移动至医用输液管包装盒上,气爪闭合,带动手爪连接件闭合,按压气缸启动,压板向下运动,将医用输液管按压进医用输液管包装盒内,装置复位,重复上述动作实现循环工作。
本发明的特点:
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实用性强,且本发明中取料机构以及绕线盘并不局限于1个,取料机构和绕线盘数量可根据需要设置;本发明工作过程中,能够快速有效地将缠绕好的医用输液管从绕线盘上取出并放进包装盒,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本发明整体结构图。
图2示意了本发明的升降机构。
图3示意了本发明的取料机构。
图4示意了本发明的抓取单元。
图5示意了本发明的取料机构、按压单元。
图6示意了本发明的按压单元。
图7示意了医用输液管结构图。
图8示意了医用输液管在绕线盘上缠绕状态。
图9至图16示意了本发明的取料过程。
1、升降机构;1-1、升降气缸;1-2、气缸固定板;1-3、气缸接头;1-4、升降板;1-5、竖直移动副I;1-5-1、导杆I;1-5-2、直线轴承I;1-6、竖直移动副II;1-6-1、导杆II;1-6-2、直线轴承II;2、取料机构;2-1、安装板;2-2、抓取单元;2-2-1、气爪;2-2-2、手爪连接件;2-2-3、安装块;2-2-4、挡板;2-3、按压单元;2-3-1、按压气缸;2-3-2、压板;3、绕线盘;4、医用输液管;5、包装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97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