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息肉图像识别系统及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48353.1 申请日: 2017-06-14
公开(公告)号: CN107256552B 公开(公告)日: 2020-08-18
发明(设计)人: 肖潇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微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6T7/00 分类号: G06T7/00
代理公司: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代理人: 李朝虎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息肉 图像 识别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息肉图像识别系统,包含图像处理器、视频采集器和多个程序模块;所述的程序模块包含图像获取模块、图像识别模块、算法处理模块和提示处理模块;图像获取模块用于将视频逐帧拆解成多个静态图像;图像识别模块用于将静态图像代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识别引擎,以获得多个识别目标的像素级概率图;算法处理模块用于将输入的概率图进行针对性优化,以去除主要目标特征以外的环境干扰,进而判断息肉的位置;提示处理模块用于标示判断出的息肉位置。本发明亦公开该息肉图像识别系统的息肉图像识别方法。本发明的息肉图像识别系统及方法同时具有高敏感度和高特异度,可准确识别内窥镜图像中的息肉位置,显著降低息肉检测的漏识别和误识别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识别系统及方法,还涉及一种对息肉组织具有高敏感度和高特异度的识别系统及方法,属于计算机领域。

背景技术

结直肠癌由死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和早癌发展而来,在国内外均为发病率位列前列的恶性肿瘤疾病,预后差。然而,移除腺瘤等癌前病变,可有效避免间期结直肠癌的发生和降低结肠癌的死亡风险;例如对于未发生转移的结肠早癌,内窥镜下的治疗效果良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因此,如何提高结肠腺瘤及各种病理类型的息肉样病变的临床检出率,是肿瘤医学研究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

Mahmud等人2017年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Gastroenterology Report》发表的学术论文《Computer Vision and Augmented Reality in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中提到,结肠息肉漏检的主要原因包含:息肉没有出现在结肠镜的视野内,以及息肉出现在视野内但被内窥镜操作医师忽视。虽然内窥镜硬件、肠道准备和操作习惯的改进带来结肠息肉检出率的提升,但视觉性漏检却因操作者疲劳、经验、视觉敏感度等多种无法避免的人为缺陷而鲜有解决办法。

Mahmud在论文中指出,在进行内窥镜操作时,若有其他医学专业人员从旁提醒,可使其息肉的检出率提高30%左右。因此,论文总结,通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提示息肉和腺瘤的检出率是提高早期癌变内窥镜诊疗效率的重要机会,且提高信噪比和降低误报率需利用深度学习和开发计算机视觉算法来达成。然而,如论文提及,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软件平台。

关于深度学习在结肠镜息肉检测的应用,Tajbakhsh等人2015年在《IEEE》期刊上发表的《Automatic Polyp Detection in Colonoscopy Videos using an Ensemble of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一文中,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networks;CNN),示例性地对20例结肠镜视频中的图片帧进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运算。其中,作者同时测量其识别系统的敏感度(即报告为阳性与所有阳性的比率,或称为真阳性)和平均每帧误报数(即假阳总数/(阳性总数+阴性总数)),并利用此两项指标来二维呈现识别系统的性能。其中的平均每帧误报数,间接反应了识别系统的特异度,即报告为阴性与所有阴性的比率。

结果显示,Tajabakhsh的识别系统在平均每帧误报数为0.002时的敏感度为50%;换句话说,当要求误报率很低时,敏感度仅为50%,也就是漏诊率为50%。若希望提高系统的敏感度,比如提升至70%-75%,其平均每帧误报数将会从0.1左右升至0.8,也就是特异度骤降。此外,无论如何改变系统参数,该系统的敏感度都无法超越75%。因此,该系统的最佳应用点应该在平均每帧误报数0.05左右,敏感度仅为65%。

然而,临床医疗需要的是敏感度和特异度能同时超过90%的识别系统;也就是说,单纯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识别方法,并无法同时达到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缺乏临床价值。在现有技术中,识别敏感性高时,CNN的特异性差,导致误识别大量的正常组织,如隆起、明显的血管区域、光线干扰所造成的图像不真实区域等;而在特异性高时,CNN的敏感性又大幅降低,很多息肉不能有效地被辨识出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微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微识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83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