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接头的模具及铸造接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6474.2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6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呈祥;刘军明;李卫忠;王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4 | 分类号: | B22C7/04;B22C9/02;B22C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缪友建 |
地址: | 213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接头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接头的模具,该模具由前后叠加的静模和动模组成,静模包括静模板和嵌于静模板中的静模仁,动模包括动模板和嵌于动模板中的动模仁,静模仁与动模仁相抵并构造成密闭的成型模腔,成型模腔包括相连通的接头型腔和导料道型腔,导料道型腔中可设置活块。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仅降低了模具开发费用和砂铁比,还提高了铁水利用率,缩短了浇注箱数的同时降低了浇注时间,从而保证了接头的球化,提高了接头的出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轮增压器的小型接头铸造方法,属于铸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涡轮增压器已成为发动机不可或缺的附件,涡轮增压器能够提高发动机功率和改善经济性能。随着涡轮增压器行业的发展,目前大部分涡轮增压器涡轮壳的接头为球铁材质,因此对接头的球化要求越来越高,材质风险俨然成为铸造企业的一道红线,另外铸造成本也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接头铸造方法是采用常规的开模方法,既不采用叠箱,只有上砂型和下砂型,合起来空腔部位形成铸件(接头),此方法工艺出品率往往较低,另外铁砂比也较低,铸造成本相对较高。但是,对于重量小于2kg的小型接头,如果采用传统的铸造方法,砂铁比往往会很高,铁水利用率很低,同时因接头重量太轻会导致浇注箱数过长,最终会因浇注时间的延长导致球化衰退,使接头材质报废的同时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涡轮增压器小型接头的铸造方法,同时给出了铸造接头的模具,该方法能够降低砂铁比,提高铁水利用率,在缩短浇注箱数的同时还能降低浇注时间,从而保证接头的球化。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铸造接头的模具,该模具由前后叠加的静模和动模组成,静模包括静模板和嵌于静模板中的静模仁,动模包括动模板和嵌于动模板中的动模仁,静模仁与动模仁相抵并构造成密闭的成型模腔,成型模腔包括接头型腔和导料道型腔,导料道型腔中可设置一套活块。
本发明仅开发一副模具,模具由静模和动模组成,每半幅模具中都设计排布接头的模仁,采用这副模具通过更换模具中不同的活块制作上、中、下三种砂型,然后将三种砂型叠放起来进行浇注,最终获得接头。
进一步的,活块为上砂型活块、中砂型活块或下砂型活块。
再进一步的,上砂型活块包括冒口活块、第一集渣槽活块和直浇道活块;中砂型活块包括第一导料道活块和第二集渣槽活块;下砂型活块包括第二导料道活块。
更进一步的,冒口活块呈圆筒状,在冒口活块的外圆周上制有三个可与接头型腔相连通的入水口;直浇道活块为两端敞开的管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第一导料道活块包括第一冒口型腔、第一直浇道型腔和连接第一冒口型腔与第一直浇道型腔的第一横浇道型腔,第一横浇道型腔中设置第一过滤块型腔;第一冒口型腔呈圆筒状,在其外圆周上制有三个可与接头型腔相连通的入水口;第一直浇道型腔为两端敞开的管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第二导料道活块包括第二冒口型腔、第二直浇道型腔和连接第二冒口型腔与第二直浇道型腔的第二横浇道型腔,第二横浇道型腔中设置第二过滤块型腔;第二冒口型腔的外圆周上制有三个可与接头型腔相连通的入水口;第二直浇道型腔为底部封闭的管状结构。
上述结构中,上、中、下砂型活块均由若干个一体成型的活块单元组成,对应上、中、下三种砂型活块能制作上、中、下三种砂型,且每幅活块中均设计有过滤系统和集渣槽,用以解决接头的渣眼缺陷。
进一步的,静模仁、动模仁均为阴模,静模仁、动模仁的横截面均呈十字形结构,静模仁十字形结构的其中三个端部设有第一腔室,另一个端部与其中心部分连通后形成第二腔室,动模仁十字形结构的其中三个端部设有第三腔室,另一个端部与其中心部分连通后形成第四腔室,第一腔室与第三腔室配合形成接头型腔,第二腔室与第四腔室配合形成导料道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不停机维修功能的板式换热系统
- 下一篇:三筒式换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