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注塑后扰流板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45529.8 | 申请日: | 2017-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80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张青松;徐晶才;马玉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杨滨 |
| 地址: | 11004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扰流板 扰流板本体 安装骨架 螺钉 尾门 注塑 扰流板结构 安装点 结构胶 尾翼 蒙皮 装配 注塑成型工艺 粘接固定 内外板 卡勾 内板 缩痕 贴合 粘接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注塑后扰流板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包括有后扰流板本体、后扰流板蒙皮、后扰流板两侧尾翼、左\右安装骨架和后扰流板高刹安装骨架,后扰流板本体与后扰流板蒙皮通过结构胶粘接,后扰流板两侧尾翼与左\右安装骨架采用结构胶粘接固定,左/右安装骨架上布置螺钉与尾门固定,局部安装点处尾门内外板需贴合,螺钉打紧在尾门内板上,后扰流板高刹安装骨架上部通过六个螺钉与扰流板本体固定,下部通过六个卡勾与后扰流板本体固定,优点是在后扰流板本体上布置扰流板安装点,根本解决了后扰流板注塑成型工艺存在的刚性差、表面缩痕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汽车注塑后扰流板结构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后扰流板是比较常见的后端装饰件,在到高速行驶中降低尾部L力,提高汽车稳定性作用;与整车造型浑然一体,提升美感。汽车后扰流板必须牢固的安装到尾门上,在正常行驶时不允许脱出、脱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汽车注塑后扰流板结构及其装配方法,目的是为了在满足复杂造型需求情况下,解决扰流板刚性差、表面质量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一种汽车注塑后扰流板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包括尾门内板和尾门外板,其技术要点是:后扰流板结构还包括有后扰流板本体、后扰流板蒙皮、后扰流板两侧尾翼、左\右安装骨架和后扰流板高刹安装骨架,后扰流板本体与后扰流板蒙皮通过结构胶粘接,两层板间留有0.5mm间隙,涂胶区域宽为10mm,两侧布置挡胶线,挡胶线距离外观安全距离为10mm,在后扰流板本体上,交错布置螺栓及卡扣安装点与尾门外板固定,后扰流板两侧尾翼与左\右安装骨架采用结构胶粘接固定,左/右安装骨架上布置螺钉与尾门固定,局部安装点处尾门内外板需贴合,螺钉打紧在尾门内板上,后扰流板高刹安装骨架上部通过六个螺钉与后扰流板本体固定,下部通过六个卡扣与后扰流板本体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后扰流板本体上布置扰流板安装点,根本解决了后扰流板注塑成型工艺存在的刚性差、表面缩痕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注塑扰流板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后扰流板结构断面示意图I;
图3是本发明后扰流板结构断面示意图II;
图4是高刹安装支架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5是压紧工装示意图;
图6是后扰流板总成装配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扰流板本体 2、尾门外板 3、顶棚 4、后风挡玻璃 5、卡扣 6、后扰流板蒙皮 7、高刹安装支架 8、高位刹车灯 9、尾门内板 10、左安装支架 11、螺钉 12、侧围 13、压紧模14、承托模 15、下铝板 16、上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6,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该一种汽车注塑后扰流板结构及其装配方法,包括尾门内板和尾门外板,其中:后扰流板结构还包括有后扰流板本体1、后扰流板蒙皮6、后扰流板两侧尾翼、左\右安装骨架10和后扰流板高刹安装骨架7,后扰流板本体与后扰流板蒙皮通过结构胶粘接,两层板间留有0.5mm间隙,涂胶区域宽为10mm,两侧布置挡胶线,挡胶线距离外观安全距离为10mm,在后扰流板本体上,交错布置螺栓及卡扣安装点与尾门外板2固定,后扰流板两侧尾翼与左\右安装骨架采用结构胶粘接固定,左/右安装骨架上布置螺钉11与尾门固定,局部安装点处尾门内外板需贴合,螺钉打紧在尾门内板9上,后扰流板高刹安装骨架上部通过六个螺钉与后扰流板本体固定,下部通过六个卡扣5与后扰流板本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5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升降式凹底平车及客车运输、卸载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节能卡车导流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