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血脂果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39201.5 | 申请日: | 2017-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9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继承;葛慧芳;陈亚珍;梁孝锋;田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21/10 | 分类号: | A23L21/10;A23L33/1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柯玉珊 |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脂 果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食品,特别涉及一种降血脂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休闲食品的要求不仅仅是满足于安全卫生与美味可口,追求食疗保健越发成为一种时尚。果冻作为休闲食品,广受消费者喜爱,若能够充分利用我国特有的食物资源,将果冻的营养健康与消费者需求结合,将传统饮食文化与特有资源相结合,可开辟出一条果冻创新的新路子。目前高血压、高血脂人群逐年增加,药物治疗虽能够缓解,但“是药三分毒”。对于一些患者特别是患病初期的人来说,食疗效果远远优于药物,一种具有保健功能性的食品将满足消费者需要。
在烹调中位居五味之首号称“食总管”的食醋是人们喜爱的食品调味剂。我国是一个食醋生产和消费的大国,酿醋历史悠久,早在《周礼》中就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许多人都有食醋的习惯和爱好。《本草纲目》记载:食醋能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理诸药。营养学与医学研究则表明醋具有抗菌、抗疲劳增强肝肾功能、促进食欲、防病治病、美容养颜等保健功能。醋中含有20多种氨基酸和16种有机酸,能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有效预防肥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科学研究对食醋功能特性的进一步揭示,食醋的用途也越来越广,人们对食醋及其衍生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醋的使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烹调,作为营养饮品、保健品等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好。醋粉是酿造食醋经浓缩、调配、微胶囊包埋、灭菌后,进行喷雾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制成粉末状产品。除具有明显的酸味特征外,还有一定的甜味、鲜味、咸味和醋香味,是一种新型的复合酸味剂,可以应用于方便食品调味料、调味品、菜肴中适量添加,还可用作烤肉调料、生菜调味品、色拉调料的风味调节剂。可起到平衡口感、除腥解腻、掩盖异味、增进食欲的作用,适量添加对人体还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醋粉不能再重新加水调配还原成醋。醋粉便于运输、携带和保存,而传统的食醋制品存在着含水量大、运输费用高、有效成分含量少和携带不方便等特性。研究表明,醋粉富含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等抗氧化成分,其水溶性组分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细胞实验证实,醋粉组分能清除细胞中ROS,降低细胞中MDA水平,减少细胞氧化损伤、保护细胞。醋粉组分具有抑制脂肪酶活性的作用,分子量大于10kDa组分抑制作用最强。醋粉中分离纯化各组分能不同程度的体外抑制胆汁胶束形成,表明醋粉组分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吸收。从醋粉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川芎嗪和外环二肽,经细胞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能显著清除细胞中ROS和MDA,并显著增加细胞中SOD和CAT活性,其抗氧化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细胞中SOD和CAT活性防止脂质过氧化。川芎嗪和外环二肽能显著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并能明显激活LXR受体。体外实验数据表明,川芎嗪和外环二肽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功效。醋粉中降血脂特征性成分:总黄酮、多酚、有机酸、川芎嗪、r-氨基丁酸、洛伐他丁、烟酸、活性多糖和多肽等,为醋粉辅助降血脂产品开发和产品标准制定奠定了基础。
目前,虽然现有的果冻种类繁多、口味多变,但迄今为止,未见以醋粉为原料制备果冻的研究报道。因此,研制一种成本低廉、不添加香精和色素、风味独特、具有保健作用的以醋粉为原料的果冻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不添加香精和色素、风味独特、具有保健作用的以醋粉、红茶菌为原料的降血脂果冻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降血脂果冻,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卡拉胶0.25-0.5份、魔芋粉0.25-0.5份、蛋白糖1-2份、白砂糖4-8份、红曲醋粉0.5-1.5份、红茶0.5-1份、红茶菌的菌膜1-2份、矫味剂0.1-0.5份,余量为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降血脂果冻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红曲醋粉溶于温度为20-35℃的水中,获得红曲醋粉溶液;
将80-90份水、8-15份白砂糖和1-2份红茶混合后加热至沸腾,然后冷却至35℃以下,获得茶糖水溶液;
(2)将茶糖水溶液和红茶菌菌膜倒入经灭菌的容器中,然后置于无阳光直射、通风且无菌的环境中,于20-32℃条件下静止发酵7-15天,待液体表面薄膜厚度达0.5cm以上时,将红茶菌菌膜进行切割,获得多个的红茶菌的菌膜单元,同时,于所述发酵后获得红茶菌发酵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9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