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叶兜兰菌根化育苗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37602.7 申请日: 2017-06-12
公开(公告)号: CN107125005B 公开(公告)日: 2020-03-13
发明(设计)人: 田凡;王莲辉;廖小锋;颜凤霞;姜运力;罗在柒;杨林;霍达;陈菊艳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主分类号: A01G31/00 分类号: A01G31/00;A01G24/22;A01G24/28;A01G24/10;A01G18/10;A01G7/06;A01H4/00;C12N1/20;C12N1/02;C12R1/01
代理公司: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2 代理人: 张利秋
地址: 550000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兜兰 菌根 育苗 方法
【说明书】:

硬叶兜兰菌根化育苗的方法,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a.硬叶兜兰菌根真菌的分离、培养:b.菌苗共培养阶段;c.种苗栽培基质的配制;d.种苗的移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以硬叶兜兰为研究材料,通过分离其根部内生菌根真菌,配置培养基,制作菌液,应用菌根技术来提高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增强种苗抗性,缩短生长周期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操作性强,材料简单易得,育苗效果显著,可实现硬叶兜兰种苗的产业化育苗、同时对成苗的处理,可节约育苗成本,从而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硬叶兜在育苗过程中采用的菌根共生的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中期,原产于我国的兜兰属(Paphiopedilum)宽瓣亚属(Subgen. Brachypetalum)的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 micranthum),其花奇色美,具有非常高的生物学研究和观赏价值,便引起了全世界兜兰专家的极大兴趣。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植被类型丰富多样,为硬叶兜兰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分布于贵州东北部至西南部。由于过度采集、走私出境猖獗以及生境破坏等原因,近十几年来野生硬叶兜兰的数量急剧减少,分布区逐渐萎缩,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其属“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的保护对象,十分珍贵。因此,硬叶兜兰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繁育问题亟待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组织培养技术已成为兰科植物产业种苗生产的一种常规方法,但是该技术应用于兰科植物的栽培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幼苗生长缓慢、组培苗抗逆性差、易遭受病虫害。综上,兰花组培苗快速健壮生长已成为兰科植物生产者急切关注的问题。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共生真菌有助于提高幼苗移栽后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增加植株对逆境的抵抗能力,维持较低的发病率。所以,将兰科菌根技术应用于硬叶兜兰植株生长将成为使其产业化的必然技术手段。

申请人长期从事各种兰花的菌根育苗技术研究。对照实验直接照搬现有的兰科菌根技术应用于硬叶兜兰时,尽管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有所提高,植株生长速度有所增加,抗逆性也有所增加,但增加的不是很明显,这说明将现有的兰科菌根技术应用于硬叶兜兰时需要做出实质性的创新。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幼苗生长缓慢、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组培苗抗逆性差、易遭受病虫害等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叶兜在育苗过程中采用的菌苗共生的育苗方法。

硬叶兜兰菌根化育苗的方法,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76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