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1954.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30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杨法宝;胡佳佳;尹吉;徐黎明;刘鲁平;张松;房艳龙;王雷;高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可变 气门 机构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完成分装后,分别对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行升程调试、对发动机进行发动机热试、发动机热启动测试和发动机冷启动测试;判断升程调试的自学习、发动机热试的自学习、发动机热启动测试的自学习和发动机冷启动测试的自学习是否均成功;如果否,则测试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是否存在故障,并对故障件进行更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提升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自学习的可靠性,使得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在热机启动、冷启动过程中都可以正常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低排放和环保已经成为发动机进入市场的前提条件,传统汽油发动机通过改变节气门调节进气量的大小来改变发动机负荷的大小,在小负荷工况下,节气门开度很小,节气门后真空度很大,发动机换气过程的泵气损失很大,这就是汽油机工作效率比柴油机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提升发动机的效率,提出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由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电控元器件很多,需要对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众多电控元器件进行测试,相关技术中,测试并不全面,因此,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提升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自学习的可靠性,使得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在热机启动、冷启动过程中都可以正常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检测方法,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包括偏心轴总成(9),所述偏心轴总成(9)包括芯轴(12)和偏心轮(14),所述芯轴(12)适于与驱动单元相连,所述偏心轮(14)的角度可调地套设在所述芯轴(12)外,且与所述芯轴(12)间隙配合,所述方法包括:在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完成分装后,分别对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行升程调试、对发动机进行发动机热试、发动机热启动测试和发动机冷启动测试;判断升程调试的自学习、发动机热试的自学习、发动机热启动测试的自学习和发动机冷启动测试的自学习是否均成功;如果否,则测试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是否存在故障,并对故障件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是否存在故障,并对故障件进行更换,包括:测试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电机及电控元器件是否存在故障;如果是,则更换相应的故障件。
进一步的,当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存在故障时,还包括:测量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热机下的扭矩;并根据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热机下的扭矩和第一标转值的比较结果分析故障原因。
进一步的,当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存在故障时,还包括:测量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冷机下的扭矩;并根据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冷机下的扭矩和第二标转值的比较结果分析故障原因。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实施例的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检测方法,提升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自学习的可靠性,使得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在热机启动、冷启动过程中都可以正常工作。另外,考虑到零件热胀冷缩效应,以及安装过程中有误差,可能会造成机构卡滞。卡滞将会造成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自学习失败,因此,测试过程包含了热试过程中自学习测试,热机启动、冷机启动时自学习的检测,使得检测更加全面,提升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检测方法,该系统提升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自学习的可靠性,使得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在热机启动、冷启动过程中都可以正常工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1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