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吖啶酮二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1152.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何秋琴;殷明;范仁华;韩丹丹;周凯艺;宋润喆;赵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19/06 | 分类号: | C07D219/06;A61K31/438;A61P2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吖啶酮二醚类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吖啶酮二醚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合成路线如下:
X=Cl、Br、I;
具体操作步骤为:
(1)将2-卤-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间氨基苯甲醚、碱,在金属催化剂及有机胺或氨基酸或有机膦配体存在下,于有机溶剂中反应生成中间体1;
(2)将中间体1在碱存在下,于有机溶剂中反应,酸水调pH至2~3,过滤,水洗,得中间体2;
(3)将中间体2在多聚磷酸作用下关环生成中间体3;
(4)中间体3在碱性条件下与卤代烷反应得到中间体4;
(5)中间体4在三溴化硼或三氯化铝条件下脱甲基得中间体5;
(6)中间体5与化合物B在碱性条件下缩合,得化合物III;
所述吖啶酮二醚类衍生物,具有如下结构式(III):
其中,R1选自氢,C1~6直链或支链烷基,C3~7环烷基;
n选自0-5;
R4选自取代的哌啶环、取代的哌嗪环、取代的吗啉环,R5NH;
R5选自C1~6直链或支链烷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使用的碱为下述碱金属的碳酸盐: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铯,或下述有机碱:三乙胺、DBU或DIEPA;所使用的金属催化剂为下述一价铜:CuBr、CuI、Cu2O,或下述二价钯:Pd(OAc)2、PdCl2(PPh3)2;所使用的有机胺或氨基酸为:环己二胺、L-脯氨酸或N,N-二甲基甘氨酸;所使用的有机膦为:三苯基膦、三环己基磷或BINAP;有机溶剂为甲苯或DMF;反应温度为80~110℃;反应时间为8~24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使用的碱为: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有机溶剂为甲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DMF、DMSO,其中的单一溶剂,或者为其中几种的混合溶剂;反应温度为50~80℃;反应时间为3~8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80~1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使用的碱为钠氢或钾氢,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氧六环、DMF、DMSO,其中的单一溶剂,或者为其中几种的混合溶剂;反应温度为0~50℃;反应时间为8~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使用的三溴化硼或三氯化铝当量为:2~10,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甲苯,其中的单一溶剂,或者为其中几种的混合溶剂;反应温度为-20℃~40℃;反应时间为8~24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所使用的碱为下述碱金属的碳酸盐:碳酸钠、碳酸钾或碳酸铯,或下述有机碱:三乙胺、DBU或DIEPA,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C1-C4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DMF、DMSO,其中的单一溶剂,或者为其中几种的混合溶剂;反应温度为0~50℃;反应时间为8~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11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