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丹参酮含量的丹参种植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24196.0 申请日: 2017-06-07
公开(公告)号: CN107173008A 公开(公告)日: 2017-09-19
发明(设计)人: 蓝海;李维礁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自然谷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H1/02
代理公司: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53110 代理人: 叶健
地址: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提高 丹参 含量 种植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材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丹参酮含量的丹参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和根茎。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其性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能。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现有丹参进行种植时,普遍存在丹参酮含量不符合中药药典标准的情况,如山西医科大学学报,“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丹参药材内在质量评价”中公开:无花、白花和紫花丹参品种,丹参酮含量为0.09%、0.15%、0.02%,远远低于药典不得少于0.25%的要求。由于种植后得到的丹参,不符合药典标准,致使丹参在使用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需要研究丹参的种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丹参酮含量的丹参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提高丹参酮含量的丹参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北丹参种苗和大紫丹参种苗进行间种在改良土壤中,所述改良土壤是取云南地区土壤、石灰、过磷酸钙和腐殖生物肥,混匀,至pH值为8~9。

作为优选,所述间种采用2行北丹参种苗间1行大紫丹参种苗的方式来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改良土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云南地区土壤50~70份、石灰1~5份、过磷酸钙5~15份和腐殖生物肥20~40份。

作为优选,所述改良土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云南地区土壤58份、石灰2份、过磷酸钙10份和腐殖生物肥30份。

作为优选,所述腐殖生物肥中钾的含量为6%~10%;所述腐殖生物肥由烟叶和树叶渥堆发酵而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丹参酮含量的丹参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北丹参种苗和大紫丹参种苗进行间种在改良土壤中,花蕾期,以北丹参为母本,大紫丹参为父本,将母本去雄,授粉,留种,得杂交种子;将所述杂交种子种植于所述改良土壤中,培育;所述改良土壤是取云南地区土壤、石灰、过磷酸钙和腐殖生物肥,混匀,至pH值为8~9。

作为优选,所述间种采用2行北丹参种苗间1行大紫丹参种苗的方式来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改良土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云南地区土壤50~70份、石灰1~5份、过磷酸钙5~15份和腐殖生物肥20~40份。

作为优选,所述改良土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云南地区土壤58份、石灰2份、过磷酸钙10份和腐殖生物肥30份。

作为优选,所述腐殖生物肥中钾的含量为6%~10%;所述腐殖生物肥由烟叶和树叶渥堆发酵而成。由于烟叶和树叶中均含有钾,若含量不够,可加入适量钾肥进行调节。若单纯用钾肥,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出苗。

北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

大紫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przewalskii Maxim var mandarinorum(Diels)Stib.。

采取北丹参种苗和大紫丹参种苗进行间种,两者的花期差不多,方便进行授粉。

本发明申请中,若无特别说明,%为质量百分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将北丹参种苗和大紫丹参种苗进行间种,能提高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特别是白粉病和根腐病的防治。再结合种植在改良后的偏碱含钾土壤中,能提高丹参酮和原儿茶醛的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其中的几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提高丹参酮含量的丹参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北丹参种苗和大紫丹参种苗进行间种在改良土壤中,所述改良土壤是取云南地区土壤、石灰、过磷酸钙和腐殖生物肥,混匀,至pH值为8~9。

所述间种采用2行北丹参种苗间1行大紫丹参种苗的方式来进行。

所述改良土壤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云南地区土壤58份、石灰2份、过磷酸钙10份和腐殖生物肥30份。

所述腐殖生物肥中钾的含量为8%;所述腐殖生物肥由烟叶和树叶渥堆发酵而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自然谷生物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自然谷生物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4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