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和具有该保持架的圆锥滚子轴承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21431.9 | 申请日: | 2014-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井诚;坂本洋;富永大介;清野俊一;青木护;南山竜也;中村成嘉;山本喜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C33/46 | 分类号: | F16C33/46;F16C19/36;F16C33/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锥 滚子 轴承 树脂 保持 具有 | ||
1.一种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其由与作为滚动体的圆锥滚子的外周面滑动接触的多个支柱将在轴向分离的大径环部及小径环部构成连接的形状,并在周向等分地形成有用于容纳保持所述圆锥滚子的多个兜孔,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通过注射模塑成形而成,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的特征在于,
在划分所述兜孔的所述支柱上,形成有沿轴向延伸的模具分割线,
在相邻的所述支柱的对置面中,在比所述模具分割线靠外径侧的位置,形成有与所述圆锥滚子的外周面滑动接触的第1圆锥面,并且,在比所述第1圆锥面靠外径侧的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第1圆锥面连续的第1径向平面,
在比所述模具分割线靠内径侧的位置,形成有与所述圆锥滚子的外周面滑动接触的第2圆锥面,并且,在比所述第2圆锥面靠内径侧的部分,形成有与所述第2圆锥面连续的第2径向平面,
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的倾斜角度被设定为32°30′以上且小于55°,
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具有能将所述圆锥滚子插入外径侧或者内径侧,且在未向内外圈间装配的状态下能够以拢住所述圆锥滚子的状态保持所述圆锥滚子的所述第1圆锥面和第2圆锥面以及所述兜孔的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一对模具沿轴向拔模,从而成形所述保持架的大径环部和小径环部和所述支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柱的对置面上形成有沿着所述模具分割线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0.8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0.8mm,
所述第1圆锥面与所述第1径向平面的交界线、及所述第2圆锥面与所述第2径向平面的交界线互相一致,在所述交界线与所述模具分割线的交点位置附近处的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1~0.6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具分割线被形成在所述支柱的径向中央部,使得所述第1圆锥面与所述第2圆锥面在所述支柱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柱被形成为:在所述兜孔的内径侧的至少一部分,设为0.2mm~0.7mm的卡紧量,使得所述兜孔的内径侧开口宽度比所述圆锥滚子的滚子大径要窄,并且,在所述兜孔的外径侧的至少一部分,设为0.1mm~0.5mm的卡紧量,使得所述兜孔的外径侧开口宽度比所述圆锥滚子的滚子小径要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在所述大径环部的内周面、和所述小径环部的外周面之中的至少一者上形成有环状的切槽部,使得该环部的壁厚比所述支柱的壁厚要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锥滚子轴承用树脂制保持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槽部被形成在所述大径环部的内周面上,
所述大径环部的壁厚为所述支柱的壁厚的40~80%,并且,
所述支柱的壁厚为所述圆锥滚子的滚子平均直径的3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4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