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转式螺旋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1214.X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福创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7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螺旋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轴空陆两用车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翻转式螺旋桨装置。
背景技术
CN102275476 A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垂直起降飞行汽车,在陆行状态时,收放机构将螺旋桨沿水平方向收在车头及车尾两侧,飞行状态时,收放机构打开至一定角度使螺旋桨沿水平方向打开。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实现陆行状态和飞行状态共用一套驱动装置。另外为便于公路行驶,需采用分片螺旋桨,并使左右桨叶布置于指定位置,造成收拢不够便捷。
CN104309403A专利申请公开一种新型圆轨式空心轮及飞行车系统,在空心轮中安装与地面平行的螺旋桨,虽然不需要收放螺旋桨,但当螺旋桨的尺寸满足载人飞行时,肯定造成车体宽度过大而无法上路行驶,并且地面行驶装置复杂,性能不可靠。
以上两个专利申请都是完全依靠多轴飞行,与固定机翼飞机飞行相比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转式螺旋桨装置,此装置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通过转轴与螺旋桨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使螺旋桨支架能上下转动,螺旋桨支架的另一端安装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连接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螺旋桨支架或车体上,用于驱动螺旋桨旋转;所述螺旋桨支架向上转动到飞行位置时,使螺旋桨轴线为竖向布置;所述螺旋桨支架从飞行位置向下转动到陆行位置时,使螺旋桨贴近车轮放置。
所述的翻转式螺旋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支架从飞行位置向下转动到陆行位置时,使螺旋桨贴近或贴合车轮放置,此时螺旋桨轴线与车轮轴线重合或平行。
或者:所述螺旋桨支架从飞行位置向下转动到陆行位置时,使螺旋桨贴近车轮放置,此时螺旋桨轴线与车轮轴线垂直。
所述的翻转式螺旋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支架的收放由螺旋桨旋转产生的推力的变化来完成。
或者:所述螺旋桨支架的收放由收放装置或人力来完成。
所述的翻转式螺旋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轴线上设置有传动轴,在螺旋桨支架处于陆行位置时,传动轴连接车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驱动车轮转动。
或者:所述螺旋桨支架上设置有螺旋桨离合装置和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轴,在螺旋桨支架处于陆行位置时,一方面螺旋桨离合装置断开驱动装置与螺旋桨的连接,另一方面传动轴连接车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驱动车轮转动。
所述的翻转式螺旋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或车轮上设置有车轮离合装置,用于断开或连接传动轴与车轮。
所述的翻转式螺旋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为涵道式风扇。
所述的翻转式螺旋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支架为机翼或多自由度机械臂;当螺旋桨支架为机翼时,在飞行状态螺旋桨轴线能完成竖向布置和水平布置的相互转换,这种转换可由万向节或液压装置或步进电机来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将螺旋桨贴近或贴合车轮放置,达到多方面有益效果:一是有效缩小车体宽度,使车体尺寸满足公路行驶要求,二是简单易行地实现陆行状态和飞行状态共用一套驱动装置,三是可利用螺旋桨的推力变化,方便快捷完成陆行状态和飞行状态的相互转换,四是结构简单,从而减轻整车重量,五是可利用车轮作为螺旋桨的保护罩。如再进一步地将螺旋桨支架机翼化,还可以在多轴飞行和固定机翼飞行之间转换,从而提高飞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陆行状态螺旋桨轴线与车轮轴线重合)。
图2是本发明应用在四轴两用飞行车时的飞行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螺旋桨支架(3)机翼化后的飞行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陆行状态螺旋桨轴线与车轮轴线平行)。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中各部件及标号为:1—车体,2—转轴,3—螺旋桨支架,4—螺旋桨,5—驱动装置,6—车轮,7—传动轴,8—螺旋桨离合装置,9—车轮离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图2,图3)。
1、车体1通过转轴2与螺旋桨支架3的一端转动连接,使螺旋桨支架3能上下转动,螺旋桨支架3的另一端安装有螺旋桨4,螺旋桨4轴线上设置传动轴7,螺旋桨4连接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安装在螺旋桨支架3上,用于驱动螺旋桨4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福创,未经张福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