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7868.5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周广明;唐守生;冀海;李厚德;汪浒江;王涛;郭刘洋;于艳秋;于定跃;梁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27/06 | 分类号: | B25B27/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对背 圆锥 滚子 轴承 配置 计算方法 | ||
1.一种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计算方法,所述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包括:轴(1)、轴套(2)、轴承A(3)、内隔环(4)、轴承座(5)和轴承B(6);轴套(2)装配于轴(1)上,轴承A(3)和轴承B(6)装配于轴套(2)上,内隔环(4)位于轴套(2)上方且装配于轴承A(3)与轴承B(6)之间,轴承座(5)装配于轴承A(3)与轴承B(6)外圈,轴承座(5)的隔环位于轴承A(3)与轴承B(6)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计计量工装
所述计量工装包括工装套(7)、工装芯(8)、螺钉(9),以及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的轴承A(3)和轴承B(6);工装套(7)为套筒状,工装芯(8)为柱状,工装芯(8)底部由工装套(7)底部插入工装套(7)的中心孔内,通过螺钉(9)将工装套(7)和工装芯(8)固定;工装套(7)外部套设安装轴承A(3)和轴承B(6);
步骤二:计量内圈差值L1
基于步骤一中的计量工装,在工装套(7)外部套设参考内隔环(10),参考内隔环(10)位于轴承A(3)和轴承B(6)之间;计量参考内隔环(10)的宽度H,调整螺钉(9)的拧紧力矩为1Nm,装配后计量内圈差值L1,内圈差值L1为工装套(7)顶部端面到工装芯(8)底部的距离;
步骤三:计量外圈差值L2
基于步骤一中的计量工装,在轴承A(3)和轴承B(6)外圈安装轴承座(5),轴承座(5)的隔环位于轴承A(3)与轴承B(6)之间;调整螺钉(9)的拧紧力矩为1Nm,装配后计量外圈差值L2,外圈差值L2为工装套(7)顶部端面到工装芯(8)底部的距离;
步骤四:计量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中轴承A(3)与轴承B(6)之间内隔环(4)的宽度
首先,根据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内圈差值L1与外圈差值L2得公式:H1=H-[(L1–L2)+α],其中,α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预紧量,为轴向预紧量的目标值;
接下来,计量轴(1)外直径D1、轴套(2)内直径D2、轴套(2)外直径D3、轴承A(3)和轴承B(6)的平均内径D4,可得:H2=2×γ×[(D3–D4)+((D1–D2)×β)],其中,β为轴(1)直径减小与轴套(2)外直径增加的比值,γ为圆锥滚子轴承的角度系数;
最后,根据以上所求得的H1、H2,确定内隔环(4)的宽度为:He=H1+H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工装套(7)顶部设置向外周向突出的外沿,底部开设三个平行于其轴向的螺纹孔;工装芯(8)顶部设置向外周向突出的外沿,外沿上设置三个平行于其轴向的带沉孔的通孔;螺钉(9)穿过通孔和螺纹孔将工装套(7)和工装芯(8)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轴承A(3)、轴承B(6)与工装套(7)为间隙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工装套(7)与工装芯(8)为间隙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参考内隔环(10)与工装套(7)为间隙配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α取值为0.02~0.0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β取值为0.5~0.8,γ取值为1.2~1.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内隔环(4)的宽度He为带公差范围的值,把内隔环(4)的宽度加工到此公差范围,即可继续装配环节,完成背对背圆锥滚子轴承配置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786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溶胶防凝自动涂覆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涂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