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及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5077.9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66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贺耀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9/00 | 分类号: | B66B9/00;B66B11/04;B66B7/02;B66B11/02;B66B13/04;B66B5/02;B66B5/04;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住宅楼 改造 电动 升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及改造方法,包括竖直固定于建筑物外侧的多功能轨道柱,多功能轨道柱上设有升降往复运动的旋转动力箱;旋转动力箱通过拉索与对重固接,且拉索与导轮箱、中控及曳引动力箱传动连接;旋转动力箱通过旋转臂带动轿厢水平转动,轿厢两侧设有轿厢电动平开门。建筑物嵌装有一体式电动平开门,轿厢通过电磁锁装置与一体式电动平开门吸合分离。地面上设有轿厢承台,轿厢承台上端设有与中控及曳引动力箱连接的四个缓冲感应板。轿厢承台的四周设有升降移动的护栏。本发明所述的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结构紧凑、可实现标准化生产;改造施工方便、对住户房间的通风和采光影响极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升降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八层以下的老旧住宅楼多不设电梯,这对住在较高楼层的住户日常生活带来较多不便,尤其是老年人。若对该类住宅楼加装电梯,现有的方法是在贴靠建筑外墙的位置搭建电梯管井,并将该位置每层的窗下墙拆除以作为电梯的开门空间。
上述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对于加装电梯的每层住户,该改造方式会至少占用其房间的一个窗户,对房间的通风和采光都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二,对于不需要电梯的低楼层住户,该改造方式中的电梯管井只会对其带来负面影响,容易在住户之间产生矛盾;其三,由于老旧住宅楼的建筑结构多种多样,改造现场环境复杂,采用上述方式很难实现标准化,导致改造成本高,普及推广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适用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改造方式对住户房间采光、通风条件造成负面影响较大,改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适用于老旧住宅楼改造的电动升降装置,包括多功能轨道柱,其竖直固定于建筑物外侧;旋转动力箱,其沿多功能轨道柱升降往复运动;旋转动力箱通过拉索与对重固接,且拉索与导轮箱、中控及曳引动力箱传动连接;轿厢,其通过旋转动力箱水平转动,轿厢沿其转动方向至少有一侧设有轿厢电动平开门。
进一步,还包括与地基固定的梁架基础,所述多功能轨道柱固接于梁架基础上部,且通过固定支架与建筑物外墙固接。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轨道柱为一侧设有竖直贯通开口的矩形筒体,其内部分割为与开口连通的轿厢通路,分别位于轿厢通路两侧的两个过缆通路,以及位于轿厢通路后侧的对重通路;所述旋转动力箱的一部分通过开口伸入轿厢通路内;所述拉索的中部置于中控及曳引动力箱内,拉索的一端依次通过一个过缆通路和所述导轮箱后与旋转动力箱固接,拉索另一端依次通过另一个过缆通路和所述导轮箱后与对重固接;所述对重置于对重通路内。
进一步,所述拉索至少设有两根,所述导轮箱内设有两组导轮,每组导轮的数量与拉索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所述中控及曳引动力箱置于所述多功能轨道柱的底部地面上;所述导轮箱置于多功能轨道柱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旋转动力箱伸入轿厢通路的部分与轿厢通路的内侧壁之间设有超速锁死保护装置。
进一步,所述多功能轨道柱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轨道段,每个轨道段内均有轨道柱连接榫头,轨道柱连接榫头伸出轨道段的上端,轨道柱连接榫头通过紧固件与相邻的轨道段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50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润滑的链条张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楼道代步器用运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