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升降系统引导线的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5064.1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4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孙运东;蒋荣华;李正其;陈丽丽;张晓宇;孙飞;陈党;羊兆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B60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升降 系统 引导 生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玻璃升降系统引导线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包含车窗玻璃的玻璃大面对应的模型,在所述车窗玻璃的右下方选取一个切点;
从所述车窗玻璃的右侧竖边上选取两个初始映射点;
将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映射到通过所述切点且和所述玻璃大面相切的辅助平面上,得到两个目标映射点;
生成经过所述两个目标映射点的直线;
将所述直线映射到所述玻璃大面上,得到一条经过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且跨越所述车窗玻璃运动区域的曲线;所述曲线为所述玻璃升降系统引导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车窗玻璃的右下方选取的一个切点,包括:
从所述玻璃大面中分割出包含所述车窗玻璃运动区域的四方区域,将所述四方区域的右下角点作为所述切点;
相应地,所述将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映射到通过所述切点且和所述玻璃大面相切的辅助平面上,包括:
将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映射到通过所述切点且和所述四方区域相切的辅助平面上;
相应地,所述将所述直线映射到所述玻璃大面上,包括:
将所述直线映射到所述四方区域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映射到通过所述切点且和所述四方区域相切的辅助平面上,包括:
以所述初始映射点、所述四方区域为输入数据,运行catia软件的展开develop命令,使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映射到通过所述切点且和所述四方区域相切的辅助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直线映射到所述玻璃大面上,包括:
以所述直线、所述辅助平面、所述四方区域为输入数据,运行catia软件的展开develop命令,使所述直线映射到所述四方区域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为:
所述车窗玻璃的右侧竖边的上端点和下端点;
或者,所述右侧竖边上的靠近所述上端点的一个点、以及靠近所述下端点的一个点。
6.一种玻璃升降系统引导线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点选取单元,用于基于包含车窗玻璃的玻璃大面对应的模型,在所述车窗玻璃的右下方选取一个切点;
映射点选取单元,用于从所述车窗玻璃的右侧竖边上选取两个初始映射点;
点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映射到通过所述切点且和所述玻璃大面相切的辅助平面上,得到两个目标映射点;
直线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经过所述两个目标映射点的直线;
直线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直线映射到所述玻璃大面上,得到一条经过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且跨越所述车窗玻璃运动区域的曲线;所述曲线为所述玻璃升降系统引导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点选取单元包括:
区域获取子单元,用于基于包含车窗玻璃的玻璃大面对应的模型,从所述玻璃大面中分割出包含所述车窗玻璃运动区域的四方区域;
切点选取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四方区域的右下角点作为所述切点;
相应地,所述点映射单元包括:
点映射子单元,用于将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映射到通过所述切点且和所述四方区域相切的辅助平面上;
相应地,所述直线映射单元包括:
直线映射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直线映射到所述四方区域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映射子单元具体包括:
以所述初始映射点、所述四方区域为输入数据,运行catia软件的展开develop命令,使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映射到通过所述切点且和所述四方区域相切的辅助平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映射子单元具体包括:
以所述直线、所述辅助平面、所述四方区域为输入数据,运行catia软件的展开develop命令,使所述直线映射到所述四方区域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初始映射点为:
所述车窗玻璃的右侧竖边的上端点和下端点;
或者,所述右侧竖边上的靠近所述上端点的一个点、以及靠近所述下端点的一个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50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