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管状薄层氧化铟-氧化钛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4584.0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杰;陶英杰;杨焦;刘宇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08 | 分类号: | B01J23/08;B01J37/02;B01J37/03;B01J37/08;C02F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159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管状 薄层 氧化 材料 方法 | ||
一种制备管状薄层氧化铟‑氧化钛材料的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无水乙醇和乙二醇混合,45±1℃回流;加入钛酸异丙醇酯、四叔丁基氢氧化铵‑乙醇溶液、正丁醇铟和稳定剂AP‑8,回流获得溶液A;将无水乙醇、乙酰丙酮、磷酸二氢钠和去离子水搅拌混合,获得溶液B;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45±1℃回流,获得前驱体溶液;(2)将石英管一端封闭,将前驱体溶液装满石英管静置后倒出,悬垂至没有液体滴出;80±1℃保温;(3)400~550℃煅烧后随炉冷却。本发明在石英管内壁上制备的薄层In2O3‑TiO2材料结构致密、活性成分分布均匀、光催化活性高、与石英基体结合紧密、使用寿命长,适于大规模连续流动治理污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备管状薄层氧化铟-氧化钛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境水污染治理一直是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人们始终对新型的水污染治理技术进行不懈的探索。自从半个世纪以前发现了光催化技术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作用,人们对于光催化氧化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应用寄予了厚望。时至今日,众多的光催化材料和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大气和水环境中的污染治理。TiO2是一种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光催化材料,该类材料具有良好的活性,但其主要缺点是对可见光吸收较弱,因而并不适于利用阳光作为辐射光源以降低使用成本。为了调节TiO2的禁带宽度,通常采用掺杂和复合氧化物形式。
能够应用于大规模工业化水治理的光催化材料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同时对各种特殊应用条件的适应性也是应用该技术的关键之处。由于有关光催化技术的研究主要围绕理论研究过程,缺少对大规模污水治理过程所需特定光催化材料制备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管状薄层氧化铟-氧化钛料的方法,通过调配成分、精确控制前驱体合成、涂覆、凝胶化以及结晶固化过程,制备出以石英管为基体材料的管状薄层In2O3-TiO2材料。
本发明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制备In2O3-TiO2前驱体溶液:
1.1、将50~80mL无水乙醇和10~15mL乙二醇混合获得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加热至45±1℃,在搅拌条件下回流反应20~30min;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12~15mL钛酸异丙醇酯、5.5~6.2mL四叔丁基氢氧化铵-乙醇溶液、3.6~4.1mL正丁醇铟和1.6~1.8mL稳定剂AP-8,继续在45±1 ℃和搅拌条件下回流反应30~40 min,获得溶液A;所述的四叔丁基氢氧化铵-乙醇溶液中四叔丁基氢氧化铵的重量浓度为25~30%;
1.2、将23~32mL无水乙醇、2.6~2.7mL乙酰丙酮、0.5~0.8g磷酸二氢钠和5.3~7.1mL去离子水搅拌混合均匀形成透明溶液,获得溶液B;
1.3、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B加入到溶液A中,在45±1℃回流反应30~40min,获得透明的In2O3-TiO2前驱体溶液;
2、液膜涂覆和凝胶化:
2.1、采用石英管作为涂覆基体,将石英管一端封闭,将In2O3-TiO2前驱体溶液装满石英管,静置60s以上,然后将In2O3-TiO2前驱体溶液倒出,开启石英管封闭端,悬垂至没有液体从石英管内滴出,制成内壁涂覆有液膜的石英管;
2.2、将内壁涂覆有液膜的石英管加热至80±1℃保温12~16 h,获得内壁覆盖凝胶膜的石英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理工大学,未经沈阳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4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