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12417.2 申请日: 2017-06-02
公开(公告)号: CN107058220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8
发明(设计)人: 梁丽金;陈琦;杨习锋;曾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5/0775 分类号: C12N5/0775;C12N5/074;C12Q1/02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代理人: 刘书芝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组织 模型 构建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组织工程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现行去细胞基质的制备方法容易导致基质成分和三维结构容易被破坏,而且试剂残留严重,植入组织中可能引起严重的免疫排异反应。

现行组织去细胞基质制备工艺,如CN201310376619.8所述的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让化学去垢剂渗透至组织内部,作用于细胞,除去组织中的细胞成分。

与此同时,现行新药研发流程中大量的时间和费用都花费于药物的检测和筛选中,构建体外组织模型对于药物的检测和筛选,以及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治疗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现行共培养组织模型,如CN201310008125.4中介绍的二维培养模型,不能准确模拟体内三维环境,限制了模型在药物检测和筛选中的应用。

现行三维共培养组织模型,如CN201610830529.5中介绍的模型不包含天然生物组织的微脉管系统和生物因子等微环境,限制了模型在药物检测筛选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该方法中用于与动物细胞体外共培养的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中含有微脉管系统和生物因子等微环境,使得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组织模型与其他共培养模型相比更接近人体组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通过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组织模型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将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与动物细胞体外共培养得到所述组织模型。

优选地,所述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通过预处理,消毒,脱脂,酶处理,去细胞,漂洗和灭菌步骤制得;制得的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含有微脉管系统和生物因子微环境;

所述脱脂步骤为将所述天然软组织置于脱脂剂中2-12h;所述脱脂剂选自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丙酮、二氯乙烷和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脱脂剂的用量为所述组织体积的1-30倍;

所述酶处理步骤为将所述天然软组织置于含有生物酶的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所述天然软组织置于含有生物酶的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时间为1-48h;所述生物酶选自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或磷脂酶;所述生物酶的浓度为0.1-10wt%;

所述去细胞步骤为将所述天然软组织置于含有化学去垢剂的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优选地,所述天然软组织包括小肠组织,血管组织,肌肉组织,心脏组织,瓣膜组织,肺组织,脾脏组织,肾脏组织,肝脏组织,胃组织,胆囊组织,脂肪组织,软骨组织,气管组织,食道组织,膀胱组织,输尿管组织,输卵管组织或子宫组织;所述动物细胞包括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专能干细胞,免疫细胞,软骨细胞,骨来源细胞,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肝细胞,肝来源的干细胞或祖细胞,肝巨噬细胞,星状细胞,上皮细胞,肿瘤细胞,神经细胞,血管细胞,内皮细胞或成纤维细胞。

优选地,该方法具体包括:

a.取灭菌后的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置于培养皿中;

b.将含有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悬浊液注入培养皿中;

c.将培养皿放置于培养箱中3-6小时后,继续添加培养基;

d.将动物细胞与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共培养3-30天得到所述细胞组织模型,培养期间每48小时将培养基完全更换一次。

优选地,步骤a中所述培养皿为24孔板;所述培养皿中预先涂覆纤维连接蛋白;所述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的厚度为0.05-2mm。

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所述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悬浊液中动物细胞的浓度为20000-500000个/mL;注入培养皿中的所述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悬浊液的液面高度不小于所述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的厚度。

优选地,注入培养皿中的所述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悬浊液的液面高度等于所述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的厚度。

优选地,步骤c中继续添加的培养基的体积为步骤b中所述动物细胞的培养基悬浊液体积的1-10倍。

上述的模型构建方法构建的组织模型为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与动物细胞的体外共培养模型。

将上述的组织模型应用在检测药物的转运,吸收,和代谢中或检测药物功效和筛选药物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的天然软组织去细胞基质作为细胞培养支架,含有微脉管系统和生物因子等微环境,有助于细胞培养支架在再细胞化过程中细胞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以及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分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2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