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自由度四马达驱动转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11564.8 | 申请日: | 2017-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1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 发明(设计)人: | 沈东凯;尚晓辉;陈启龙;喻统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41/24 | 分类号: | F16H41/24;B25H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51 | 代理人: | 管莹;韩德凯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 马达 马达驱动转台 二自由度 矩形支撑框架 矩形支承框架 转动 | ||
1.一种二自由度四马达驱动转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矩形支撑框架;
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
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第三马达,第四马达;
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分别安装在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四条边上;
所述第一马达、第二马达、第三马达、第四马达分别安装在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第四转轴上;
所述马达能够带动所述转轴进行转动;
当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工作时,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驱动转台沿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在轴线进行转动;
当第三马达和第四马达工作时,带动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驱动转台沿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在轴线进行转动;
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在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在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转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马达为多叶片液压马达,
所述多叶片液压马达包括叶片、叶片轴、轴承、缸前盖、缸体和缸后盖,所述缸前盖、缸体、缸后盖三者固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叶片轴径向方向通过所述轴承固定并插入到所述缸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转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的顶部有凹槽,凹槽中置有保护圈和密封圈,所述叶片的顶部与所述缸体的腔内表面通过所述保护圈和密封圈进行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转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的外侧有两个孔道,即伺服阀进油孔道和伺服阀回油孔道,所述伺服阀进油孔道与所述叶片轴中的进油孔道区连通,所述伺服阀回油孔道与所述叶片轴中的回油孔道区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驱动转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的数目为两个,即前轴承和后轴承,所述前轴承通过前轴承盖镶嵌在所述缸前盖中,所述后轴承通过后轴承盖镶嵌在所述缸后盖中,所述前轴承盖固定在所述缸前盖的前侧,所述后轴承盖固定在所述缸后盖的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转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的腔内表面具有与所述叶片的数目相同数量的凸部,用于与所述叶片轴相接触,每个所述叶片与相邻的两个凸部之间均形成空腔,即叶片左空腔和叶片右空腔,所述凸部的顶端具有凹槽,凹槽中置有保护圈和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转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伺服阀进油孔道和所述伺服阀回油孔道设于同一所述凸部之中,所述伺服阀进油孔道连通所述缸体的外侧和叶片右空腔,所述伺服阀回油孔道连通所述缸体的外侧和叶片左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转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轴中的进油孔道区包括多个孔道,连通各个所述叶片右空腔,
所述叶片轴中的回油孔道区包括多个孔道,连通各个所述叶片左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15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