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式公交场站集中出车调度策略的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9467.5 | 申请日: | 2017-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3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春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公交 场站 集中 出车 调度 策略 模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公交场站集中出车调度策略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根据公交总站停车场在时长为M的时间段内完成N辆车出车的调度需求和车辆运行条件制订调度策略;然后,将公交总站的停车场信息、公交车的车辆信息、公交车出车的调度策略转换成模拟数据并通过模拟系统进行动态的模拟显示,用于模拟公交总站车辆调度情况并进行停车场内车辆位置是否会有冲突的调度测试;其中,车辆运行条件是指车速、车辆转弯半径、车辆运行所需的长度/宽度/最小安全距离。借助建模来模拟调度策略,通过调查测试反映调度策略是否可行,借助科学手段更加直观的展现调度情况,也便于优化调度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调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立体式公交场站集中出车调度策略的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公交运营调度是整个公交企业管理业务的核心。公交总站作为集中停放公交车的大型停车场,更是调度工作的中心。
目前,人口密集的城市用地紧张,为了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城市规划者提出将众多分散的小型公交总站进行集中、统一管理的方案,此方案需要新建大型的、多层的、立体式公交总站。此类立体式公交总站为了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通常仅包括一条同时连通多层停车场的进出口通道。
立体式公交总站虽然可在有限的占地面积下尽可能多的集中停放大量公交车,但是也为出车调度提出了难题。一方面每天早上多条线路首班车的发车时间都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段内,另一方面早高峰发车频率要求非常高,这都对公交总站的调度能力提出了非常大的考验。对于同时停放成千上百辆公交车的公交总站,具有在时长为M的时间段内完成N辆车出车的调度需求。例如:冬季作息表中早班车通常集中在AM6:00-AM6:30的30分钟内;夏季作息表中早班车通常集中在AM5:30-AM6:00的30分钟内。又例如:早高峰时,一个公交总站中多条线路的公交车都需要间隔2-10分钟就发车。
靠人为规划其每一辆车的出车时刻、运行速度、出车轨迹等信息并保证任一个时刻都没有车辆位置冲突的情况,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借助建模来模拟调度策略,通过调查测试反映调度策略是否可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式公交场站集中出车调度策略的模拟方法,借助建模来模拟调度策略,通过调查测试反映调度策略是否可行,借助科学手段更加直观的展现调度情况,也便于优化调度策略。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立体式公交场站集中出车调度策略的模拟方法,先根据公交总站停车场在时长为M的时间段内完成N辆车出车的调度需求和车辆运行条件制订调度策略;然后,将公交总站的停车场信息、公交车的车辆信息、公交车出车的调度策略转换成模拟数据并通过模拟系统进行动态的模拟显示,用于模拟公交总站车辆调度情况并进行停车场内车辆位置是否会有冲突的调度测试;其中,车辆运行条件是指车速、车辆转弯半径、车辆运行所需的长度/宽度/最小安全距离。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停车场信息包括停车场的平面设计图;
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的长度值、宽度值;
所述调度策略包括设定出车通道、设定初始车距、设定出车顺序、设定或自动生成出车间隔时间、设定或自动生成出车速度、设定或自动生成每一辆公交车的出车轨迹;其中,自动生成出车间隔时间、自动生成出车速度、自动生成每一辆公交车的出车轨迹均是模拟系统按照最优算法进行计算而获取的。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模拟公交总站车辆调度情况是指:首先,所述模拟系统先将提供停车位分布情况的停车场的平面设计图与设定的出车通道按实际尺寸1:1结合并作为底板,出车通道被均分成多个等距的通道段,将底板中每个停车位、每个通道段都设置成独立的测试区块;然后,按设定的出车顺序、出车间隔时间、各车的出车轨迹通过改变测试区块的状态模拟出以时间轴进行标记的所有车辆的位置信息,以反映出调度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春,未经郭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94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